賴名湯上將: 一項沒有實施的反攻大陸計畫 (轉載自析世鑒)



 

《一項沒有實施的反攻大陸計畫》,是以《賴名湯先生訪談錄》同名一節內容爲底本完成數位化處理。首發析世鑒。

 






 在我擔任副參謀總長期間,我所主管的業務是以督導作戰為主。根據總統的要求和指示,當時的作戰任務,不僅在加強戰備,確保台澎金馬的安全,尤須積極籌劃,作反攻大陸的準備。

    總統蔣公再三昭示,反攻大陸,摧毀中共暴政,解救同胞,重建三民主義的新中國,為國民革命的第三期任務。中共在金門前線掀起炮戰失敗之後,毛澤東在大陸上推行的所謂「三面紅旗」暴政,也遭到更普遍更強烈的反抗,連中共內部也呈現出嚴重的分裂狀態。總統認為反攻的時機已日益接近,命國防部從速策定反攻計晝,加強部隊訓練,並將部隊重新籌組,準備隨時反攻。這項策定反攻計畫的工作,在國防部方面,主要系由參謀本部負責,參謀總長為總統的軍事幕僚長,負有全般責任,副參謀總長則協助總長執行國家政策。我雖為副總長,但我負責作戰有關的全部事務,換言之,站在反攻行動立場,我應代替總長主持與作戰有關的一切工作。

    我既負有督導作戰的責任,為貫徹總統的要求,於是迅即提出建議,組成臨時機構,專門負責策擬反攻大陸作戰計畫事宜;為保持機密起見,並建議此一機構所擬計畫不要與作戰次長室的一般作戰業務混合在一起。這個機構名為國光作業室,設在台北近郊,調朱元琮中將擔任作業室主任,丁繼榕少將為副主任。作業室下分設情報、計劃、後勤等三個小組。各軍總部另設戰區作業室,如華南、華中、作戰區等,其下分設類似的小組。參與工作者,均系從參謀本部及各總部中挑選的三軍最優秀人員;他們分別各就所長,擔任草擬有關部分反攻作戰的計畫。全部計畫屬於絕對機密;除參與計畫有關的主管外,就連國防部參謀本部人員也無法知曉,他們不但無法知道計畫的內容,連我們在做些什麼,他們也不了解。同時規定,參與作業人員不得向任何人泄漏他所做的任何工作,尤其不能讓美國人知道,所以美軍顧問團也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這項反攻作戰的計畫,完全是基於獨立反攻的構想,不依靠美國,因此不能告訴美國人。如果當時美國人知道了一定會加以阻止。我記得,我們的計畫分為敵後部分與兩棲登陸等部分,前者代名為「武漢計畫」,後者如奮戰區的作戰計畫,都已經分別訂定詳細方案。 

    我們經常舉行策訂有關計畫的研討會,凡派定參與擬訂計畫的人員,均準備必要資料,在會中分別提出研究討論,必要時,並請有關總司令參加是項研討會。

   總統因關心是項計畫策訂的進行情形,時常親自聽取工作進度報告;有一次在國光作業室的小樓上辦公室向他提出報告,在他的一個地下室內,至少也曾做過二次以上的報告。在總統府則於每周四照例需提出有關反攻作戰方案的報告,參加聽取這項報告的人員,總統之外,有蔣副秘書長經國先生、參謀總長、陸海空三軍總司令(聯動與直接作戰無關,故不參加),以及有關作業人員。屬於大規模的全般性的計畫,差不多均由我親自提出報告,而一般部分的計畫,則由丁繼榕報告,丁氏口才甚好,能清晰說明每一計畫的立案精神。經過將近兩年的時間,在國光作業室的主持推動之下,我們完成了不少作戰方案。總統非常仔細,每於聽取報告之後,親下手令,囑有關部門修改某些方案的內容。

    同時為了策訂計畫與作戰地區地形密切配合,在台北另設有一地形作業室,空間很大,其中的大陸各省詳圖,除掛圖之外,還有地上模型,沿海各登陸區的地形圖尤為詳細,像福州、廈門、汕頭一帶的地形,何處有一小山,何處有道路、橋樑,何處有一獨立家屋,都在地形圖上顯示得清清楚楚。這個地形作業室,也就是準備反攻作戰時的一處指揮所。總統也經常親自到地形作業室去巡視。 

    國光作業室所推動策定的反攻登陸前的作戰計畫,登陸時的作戰計畫,陸海空三軍的聯合作戰計畫,以及各個地區不同的作戰計畫,一一完成的同時,部隊訓練的加強與重新籌組,皆已達到適合執行任務的狀態。此外,在後勤動員與防空設施方面,也完成了積極的準備工作。對於後動的具體策劃,譬如我們曾經計算國軍所有船艇的運輸能量,覺得軍方船隻不夠,需要動員商船,為了使商船適合裝載軍中武器,又須研究如何事先加以改裝;實際上,我們已經改裝了一部分商船,而且曾經舉行過裝載軍品等演習。更進一步,關於全面性的人力如何動員,物力如何動員,我們均分別作過具體的策劃和計算,使能支援全般反攻計畫的實施。對於復興基地各城市的防空設施,我們也經常舉行演習,作過多次測驗,使各種應有的措施,達到更加妥善的境界。 

    我們知道,總統蔣公一直是無時無刻不在念念於如何實現反攻大陸,解救同胞,重建中華的理想。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他在復任總統職務之後,即曾提出「一年準備,二年反攻」的號召,勉勵復興基地軍民積極努力,迅速作好一切準備工作。是年六月,韓戰爆發之後,他曾經建議美國,由我國軍派遣一支部隊,赴韓國作戰,以期從此開創反攻的機運,開始之時,我們預備派一個軍,參加韓戰。其時麥克阿瑟將軍正在日本,擔任聯軍統帥,韓戰發生後,麥帥曾應總統蔣公的邀請,於七月三十一日,訪問台北,翌日發表聲明,他表示蔣總統的決心與美國的共同利益相符合;在原則上,他認為我們國軍部隊的訓練和經驗,可以擔當韓戰的任務,因此同意我們的想法。但他報到華府時,未獲杜魯門總統的同意。四十年二月六日,麥帥向美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建議,以中國軍隊用於韓國或其他地區。三月二十四日,麥帥且公開聲明,主張將聯軍行動擴至中國大陸直達鴨綠江。四月六日,美國發表了麥帥主張使用中國軍隊反攻大陸的函件,美國政府同時宣布對華政策不變,仍反對使用中國軍隊。後來據說美國研究的結果,惟恐我國軍隊介入韓戰後,可能引起蘇俄的參戰。同月十一日,杜魯門總統且下令解除麥帥一切職務。美國嗣即與我商訂協防條約,使我國失去一個反攻大陸的良好機會。

    國光作業室所推動策訂的計畫完成之時,我們已苦等了十個年頭。為推動國軍的進步,保持國軍的精壯,使能隨時執行統帥交付的任務,在成立國光作業室之前的若干年來,國防部按例每年都要辦理四件大事:一 軍事會議;二 雙十節國慶閱兵;三 總統親校;四 三軍聯合演習。依照往例,這些活動我們多在公開的情況下進行,國慶閱兵與聯合演習,固常邀請外賓、僑領、民間團體領袖與政府高級首長參觀,即軍事會議亦必邀請政府高級首長(五院院長、各部會主官)、國民黨高級幹部、美軍顧問團團長與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有關高級人員參加。但我們完成一切反攻計畫與準備這一年的軍事會議,卻改變了方式,均在秘密的情況之下進行。 

    這次軍事會議,係在北投復興崗政治作戰學校舉行。整個會議由我策劃,我擔任大會的秘書長,全部議程由我提報總統決定。這次大會的中心議題,就是商討反攻大陸軍事行動開始後有關的一切問題,事實上,這次會議也就是反攻大陸的誓師會議。因為這次會議的性質與目的跟以往不同,所以沒有邀請政府首長參加,對美方人員一律保密。我們在會議的最後一天,總統發表閉幕講話之前,全體與會人員起立向總統宣讀了大會決議文,決議文的主旨,就是宣誓反攻大陸,說明在反攻開始時,大家如何來遵守大會的一切決議。當時會場的莊嚴肅穆氣氛,顯示出大家的心情非常沈重。總統站在台上,一個字一個字地聽完大會決議文之後,從他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也是異常感動。這是我們政府播遷台灣以來,歷次軍事會議中最莊重,也是大家心情最沈重的一次會議。大會結束之後,回到家裡,內心沈重的感受仍未稍減;只是心想,我們苦等多年的反攻大陸的時機快要來了!不過對於家人還是沒有露出一點異常的痕跡,只是自己心裡有數。一方禱告,一方期待反攻令的早日下達,我身為副總長能見到反攻開始,反攻成功,這是我一生最大的願望。 

    軍事會議─反攻大陸的誓師會議結束之後,大家都在各人自己的崗位上等候,尤其是三軍各部隊,特別是被指定擔任作戰初期登陸任務的那些部隊的部隊長,他們都在等候,但是等了一個禮拜、兩個禮拜、幾個禮拜之後,統帥部的命令還是沒有下來。又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之後,沒有聽到任何的指示,我想這項反攻大陸決策的行動,恐怕又要往後延期了!原因何在?雖然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可是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到,這可能是由於政府考慮美國方面反應的關係。或許高階層已經將我們的意念通知了美方,而美方有不同的意見;也許我們沒有通知美方,可能是高階層自己經過研究後考慮到:假如我們向美方提出,若美方有不同意見,我們又將怎麼辦?

    當然,根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除非中共向我們攻擊,我們先向大陸主動攻擊是與防禦條約相違背的,假如我們要一意弧行,後果是值得顧慮的。因此,我想總統蔣公是不是經過這樣一層考慮之後,覺得單獨反攻大陸的做法,對其後的中美關係將會造成一種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就將這個反攻計畫擱下,暫時不談。是否如此,當然,總統蔣公也沒有在任何場合之下透露過,也仍有待有關史料的公開,也許人們永遠無法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