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歷史, 西安事變的目的 大奸若愚之張學良


 

這篇是質疑張學良的真實目地的文章,因為從民國二十年的瀋陽事變,東北失守到西安事變,張學良不曾真正拼命抗戰過。倒是對共產黨提出取代蔣公的政府似乎更感興趣,的確讓人懷疑張學良想借抗戰之名欲圖奪權的想像空間。歷史的真假,此文留待未來,看看是否能找到證據,且讓它留個疑問於此。
顛覆歷史, 西安事變的目的
大奸若愚之張學良


我們要說西安事變, 就得要提少帥張學良, 要了解張學良,我們就從東北易幟說起吧.國民革命軍二次北伐, 在民國16年底到達北平,眼看中國最大的軍閥就剩下東北的張學良, 此時的張學良剛剛登上歷史的舞台,其老爹剛剛被日本人炸死不久(這點很重要), 而國民革命軍氣勢正旺, 少帥評估情勢, 覺得此時不宜與蔣公作戰, 其結果可能是自己勢力的滅亡, 為了保存自己東北軍的實力, 又跟日本有殺父之仇, 少帥決定以國家與家恨之理由易幟使中國得到名義上的統一, 實際上保留了自己的力量, 避免正面與革命軍衝突,保留了未來逐鹿中原的機會,更留下了一個愛國的名聲. 事後的結果完全證實易幟的正確性, 東北軍絲毫無損, 其東北的地盤固若金湯, 年輕的張學良, 展現了奸雄的本質, 為未來企圖在中國爭天下走出了第一步棋。

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 日本來搶東北, 理論上一個愛國的軍人守土有責, 非得要跟日本狠狠打一仗才對, 更何況是跟日本有殺父之仇的少帥.事實卻是少帥打都沒打, 這中間還出了個李敖說謊造謠說蔣公下了不抵抗的命令,多年後少帥自己承認不抵抗是他下的命令,他帶著東北軍退出了東北, 就算是蔣公後來命他在錦州抗日,他依然沒打, 少帥的說法是不願意擴大事端, 但那也不用退出東北吧, 其實少帥自有盤算, 與日本開打, 那是很不利的, 自己實力損失絕對很大, 更沒有打贏的把握, 退入關內以保存實力,未來與中央軍一起反攻,至少總比九一八自己來好, 留在東北的軍隊就很有骨氣, 照打照幹, 值得敬佩. 張少帥這種不抗日的表現, 讓我逐漸看出其軍閥之本質, 在日後西安事變的事件中, 更展現張學良只是一個奸詐,權謀用盡的軍閥, 他根本不愛國, 他想打天下, 所以他要保存實力. 後來,民國二十一年的熱河抗日,蔣公在日記中,留下了張學良根本不想抗日的證據。

要講西安事變必須要先對西安事變前的局勢先做個說明, 此時中共奄奄一息,已經被東北軍所包圍,只要我們少帥願意, 中共必死無疑, 中共日後更稱少帥為功臣可以略窺一二, 此時的少帥是副總司令, 又是蔣公拜把的兄弟, 萬一蔣公有差池, 他順理成章自然就能控制軍隊, 甚至可以稱霸中原, 唯一的阻礙是蔣公與中共, 西安事變便在這時發生了。

一般人皆以為少帥是兵諫要求抗日, 我卻認為這只是藉口, 因為, 張學良想稱霸中國, 就得除掉蔣公與中共, 而西安提供了他完美的機會, 此時少帥以不想打內戰為由, 毛澤東, 周恩來, 都已經互有往來, 蔣公見剿匪無法竟全功而親自到西安, 兩方的主帥都到了西安, 只要能同時除去這幾個人, 天下就是少帥的了。

張學良心裡明白, 幹掉蔣公是冒天下之大不諱, 所以在事變中說要殺蔣公的是楊虎城與中共, 我們少帥可從來沒說, 中共在延安都把臺子建好了, 只要史達林說幹掉蔣公, 中共自然會殺蔣公而給少帥剿滅中共的理由,。請大家記得其實中共此時已經被包圍了, 甚至楊虎城也會成代罪羔羊。 蔣公若死, 中央軍必反彈, 咱們少帥剿共後更能祭拜他的拜把大哥, 為大哥報仇後更能把殺蔣公的責任推給中共,則中央軍在群龍無首下就只好聽命於這位副總司令了。


可惜天不從人願, 史達林不准中共殺蔣公, 此時張學良進退失據, 綁架元首的罪名已成, 中共也無從剿起, 咱們少帥這時就厲害了, 除了表示自己真心悔過之外, 更親自送蔣公回南京, 心思之密, 實非一般人能比, 少帥明白, 東北軍絕對效忠於他, 蔣公又是個講義氣的人, 蔣公不會殺他, 留著青山在, 日後有機會, 自然能東山再起。

張學良沒有要救中共, 這一石二鳥之計是被史達林破壞的, 是史達林救了中共, 張學良自始至終, 都裝成他被蒙在鼓裡, 被中共欺騙了, 但從事實證明, 張學良是個徹底的軍閥, 九一八他沒抗日, 也從來沒請纓上前線殺敵, 只有在西安事變時要求抗日, 更沒有將功折罪之意, 在事變後要求殺敵, 張學良根本不愛國, 否則他就會在九一八時打響抗日的前哨戰, 軍人守土有責, 張學良卻從來不戰, 家鄉能棄, 殺父之仇能避之, 他有何理由說他愛國愛鄉, 多年後, 當記者問他為何不努力剿共, 他的回答竟然是剿共需要花錢,中央又不補助, 根本是要削弱我的實力. 至此, 張學良終於坦白, 他是個徹底的軍閥, 一個奸詐,機關算盡,連國家前途都被他算丟了的民族罪人。

後記 

【阿波羅新聞網 2019-12-15 訊】有這麼一樣的疑問https://hk.aboluowang.com/2019/1215/1383174.html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此事改變了後來中國歷史的走向。學者楊奎松認為:說張學良是為國家、民族發動西安事變,這未免太牽強。當時回東北已是無望,張是想聯合紅軍和西北軍組建「西北聯軍」,並成立以他為首的「抗日聯合政府」,這樣可以得到蘇聯的軍事援助,進而在西北實現割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