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位國軍將士抗戰的決死宣言

     


為自由,爭生存,滬上麾兵抗強權。

踏盡河邊草,灑遍英雄淚,又何必氣短情長?

寧碎頭顱,還我河山!


        1 蔡廷锴(18921968,廣東羅定人,時任第19路軍副總指揮)

卑軍守土有則,尺地寸草,不得放棄;爲救國保家而抗日,雖犧牲至一卒一彈,決不退縮。
背景:淞滬抗戰爆發之後,蔣光鼐、蔡廷锴等向全國發出如上通電,十九路軍全軍三萬官兵奮起反抗日軍七八萬人的猛攻,從128日至31日堅守上海,與敵血戰33天,死傷約萬人。使日本侵略軍受到重創,死傷萬余名,四度更換指揮官。


2 陳誠(18981965,浙江青田人,時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
我生國亡,我死國存!
背景:武漢會戰前夕,陳誠視察戶口要塞炮台,發表了戰前宣言,稱湖口要塞,是武漢門戶,官兵必須樹立與炮台共存亡的決心” ,全體官兵高呼誓與倭寇決一死戰,誓死守衛湖口要塞。後炮台陣地均被敵機和敵大炮摧毀,將士絕大部分壯烈殉國。

3 陳文杞(19041941,福建莆田人,時任24師少將高參)
有我無敵,有敵無我!
背景:中條山之戰,陳文杞率部在聞喜,夏縣等地與敵激戰。日軍向守軍陣地施放毒氣,我軍死亡慘重。後該師余部轉移至台寨村附近,遭日機狂轟濫炸時,陳文杞身先士卒,不顧生命危險,穿梭於槍林彈雨,指揮官兵堅守陣地。在最危急的時刻,陳振臂大呼上述口號。後不幸壯烈殉國,終年僅37歲。

4 陳懷民(19161938,江蘇鎮江人,時任第4航空大隊第21中隊飛行員)
每次飛機起飛的時候,我都當作是最後的飛行。與日本人作戰,我從來沒想著回來!
背景:在1938年武漢“429空戰中,陳懷民的戰機在擊落一架敵機後受到5架敵機圍攻,他的飛機油箱著火。當時他本可跳傘求生,但他猛拉操縱杆,戰機拖著濃濃的黑煙,向上翻轉了180度,撞向從後面撲來的敵機,與日本吹噓的所謂紅武士高橋憲一同歸於盡。

5 寸性奇(18951941,雲南騰沖人,時任第312師師長)
我腿已斷,不必管我。我決心殉國,以保全國格人格。
背景:中條山之戰,鬼子集中重兵攻擊12師,寸性奇師長在接受軍長的命令率部突圍後,發現軍部未能突圍,寸又率部沖入重圍營救軍部,後身中八彈,拔刀自殺,這是臨終前的遺言。其父寸大進老先生恨自己已經88歲高齡,已經無力報國,遂絕食而亡,死後雙目不瞑。

6 戴安瀾(19041942,安徽無爲人,時任中國遠征軍第200師師長)
現孤軍奮鬥,決心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爲國戰死,事極光榮。
背景:1942年初,戴安瀾率所部200師萬余人赴緬參戰。在東瓜保衛戰前,他留給妻子上述遺書。面對數倍於己的日軍,戴安瀾號令全軍:雖戰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東瓜。戴安瀾部擊斃敵軍5000余人,掩護了英軍的撤退,取得出國參戰的首次勝利。後在孟關激戰中以身殉國,終年38歲。

7 鄧錫侯(18891964,四川營山人,時任川軍第一縱隊司令,第45軍軍長)
川軍出川抗戰,戰而勝,凱旋而歸;戰如不勝,決心裹屍以還!
背景:193795日,四川舉行約萬人參加的各界民衆歡送出川抗敵將士大會,鄧錫侯在會上發表了如上講話。鄧錫侯還說:我們是踏著先烈們的血跡前進的,後方的人民,要勇敢地踏著我們的血跡而來。前仆後繼,一定能戰勝敵人!後鄧參加了徐州會戰、太原會戰,戰功卓著。

8 佟麟閣(18921937,河北高陽人,時任29軍副軍長)
釁將不免,吾輩首當其沖,戰死者榮,偷生者辱,榮辱係於一人者輕,而係於國家者重。
背景:南苑之戰爆發前夕,宋哲元已經下令,南苑軍部撤到北平城內,佟麟閣應首先撤離,此時夫人恰好送來書信,稱父親病重,佟執意不撤,回信道大敵當前,此移孝作忠之時,我不能親奉湯藥,請代供子職,孝敬雙親。並詔所部曰:此殺敵報國時也!後終於以身殉國。

9 杜聿明(19041981,陝西米脂人,時任第5軍軍長)
督促本部官兵奮勇向前,不惜一切代價,全殲小日本鋼軍,奪回昆侖關,打出第5軍的威風來!
背景:193911,日軍攻陷桂南戰略要地昆侖關,爲了奪回昆侖關。杜聿明向所屬各師下達如此作戰命令。他親臨前沿陣地指揮戰鬥,成功地包圍了昆侖關之敵。沈重的打擊了日軍第5師團,其第12旅團軍官死亡達85%以上,被擊斃4000人,被俘100余人,旅團長中村正雄被擊斃。取得了著名的昆侖關大捷。

10 範築先(18821938,山東館陶人,時任山東第六區專員、保安司令兼聊城縣縣長)
守土有責,裂眦北視,決不南渡,肝腦塗地,亦所不惜
背景:193710月,日軍侵入山東,省政府主席韓複榘兩次要範築先率部南撤,範向全國發出如此通電。他的次子範樹民在與日寇作戰中犧牲,他強忍悲痛說:民兒爲國家民族戰死疆場,是死得其所。後聊城失守,範築先身受重傷,不願被俘,舉槍自戕,壯烈殉國,終年56歲。

11 馮治安(18961954,河北故城人,時任河北省主席、29軍代軍長)
寸土都不許退,可採取武力自衛。國家存亡在此一舉,設若衝突,盧溝橋即是你們的墳墓!
背景:193777日夜,日軍詭稱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我駐軍第219團第三營拒絕,日方即調動駐豐台日軍第三大隊包圍了宛平城。當地駐軍向馮治安請示,馮當即做出以上指示。之後日軍突然炮轟宛平城,我軍當即自衛還擊。當天擊退日軍三次進攻,用鮮血保衛祖國的領土完整。

12 傅作義(18951974,山西榮河人,時任綏遠省主席、晉綏軍第35軍軍長)
岳武穆38歲壯烈殉國,我已過了38歲,爲抗日死而無怨。
背景:193610月,蒙古分裂分子德王在日軍指揮下,分三路大舉進犯綏遠。傅作義召集所部進行軍事部署。傅作義通告全軍:愛國軍人守土有責,我們一定要打!並表示了上述抗日決心。後指揮百靈廟大捷,擊斃日軍千余人,俘敵200余人,綏遠抗戰勝利結束。

13 高志航(19071937,吉林通化人,時任第4空軍大隊中校大隊長)
家仇國恨,等待何時!日機炸我同胞,向其討還血債!
背景:淞滬抗戰爆發,日木更津航空隊百架轟炸機開始轟炸江、浙,814日,敵機八架進入杭州市區上空轟炸。高志航下令起飛,並首開第一炮,擊落日領隊機。此戰擊落敵機六架,兩架負傷逃跑。後高被日空軍炸死。

14 郝夢齡(18981937,河北藁城人,時任第9軍軍長)
此次戰爭爲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此謂我死國活,我活國死。
背景:1937年忻口會戰爆發之前,郝夢齡如此鼓勵官兵。戰爭打到白熱化階段,他親自到前線督戰,告誡官兵,現在我同你們一起堅守這塊陣地,決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們不管是誰,都可以槍斃我!你們不管是誰,只要後退一步,我立即槍斃他。郝夢齡是抗日戰爭中我軍犧牲的第一位軍長。

15 何柱國(18971985,廣西容縣人,時任步兵獨立第9旅旅長)
願與我忠勇將士,共灑此最後一滴之血,於渤海灣頭,長城窟裏,爲人類張正義,爲民族爭生存,爲國家雪奇恥,爲軍人樹人格,上以慰我炎黃祖宗在天之靈,以下救我民衆淪亡之慘
背景:這是1933年的12日,駐守山海關的9旅旅長何柱國發表的《告士兵書》。戰前日軍在榆關陸軍總兵力約3000人,野戰炮40門,鐵甲車3列,坦克 20輛,飛機8架,軍艦2艘。榆關城裏的中國軍隊只有第9旅的626團,兵力2257人,武器配備只有迫擊炮、平射炮和機關槍。此一役中國守軍死傷586 名,爲日軍的1.5倍,第9旅的6261營的營長和四名連長全部以身殉國,榆關抗戰是自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大規模以武力抵抗日軍入侵,也是“ 七七事變前中國軍隊最大規模的抗日戰役———長城抗戰的先聲,在中國抗戰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16 黃樵松(19011948,河南尉氏人,時任第68軍第143師)
南陽就是我的葬身之地,各位好友來生再見!
背景:1945318日,日軍三路大軍進攻南陽。黃樵松受命死守,橫下一條心,誓與南陽共存亡。與好友握別時他發出如此悲壯言辭。黃還派人趕做一口棺材,擱置在師部門口,親筆寫上:黃樵松之靈柩。” 後日軍猛攻,黃親臨前線指揮,隨身衛士全被打死,他隻身到前沿陣地督戰,陣地最終力保不失。

17 黃啓東(18911938,湖南平江人,時任第23師少將參謀長)
何以對國家?何以對民族?寧作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背景:徐州會戰爆發後,23師奉命從魯西南移駐鄆城、菏澤,日軍土肥原率精銳師團猛攻菏澤,該師官兵奮起抵抗,與敵激戰數晝夜,傷亡慘重。師長李必蕃殉職後,黃啓東親率余部衝鋒10余次,頭部中彈,仍喚衛士背著他指揮戰鬥。野戰醫院院長李少甫勸他上擔架,他堅決拒絕,顫抖著說出上述話,最後壯烈犧牲。

18 黃人欽(18091938,雲南姚安人,601835411082團連長)
樓冠深入國土,民族危在旦夕,身爲軍人,義當報國。萬一不幸,希汝另嫁,幸勿自誤。
背景:新婚僅6天的黃人欽隨部隊開赴抗日前線。19384月中旬,日軍對台兒莊地區進行瘋狂的進攻。423日,部隊在鳳凰橋、五窯路與敵遭遇。黃人欽率隊奮勇沖殺,與敵肉搏,血戰終日,不幸在沖鋒時身中數彈,壯烈犧牲,時年僅29歲。戰鬥結束後,戰友們在收殓黃人欽遺體時,從其衣袋中發現臨戰前夜他寫給新婚妻子的遺書:倭寇深入國土,民族危在旦夕。身爲軍人,義當報國,萬一不幸,希汝另嫁切勿自誤。

19 蔣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時任軍事革命委員會委員長)
中國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壓迫到最後限度,中國軍隊爲了民族之生存,決心在武漢地區與日軍決一死戰。
背景:19386月武漢會戰爆發前夕,蔣介石親自坐鎮武漢直接指揮,並通過中央廣播電台發表這極其悲壯的講話。武漢會戰歷時4個多月,殲滅日軍10.7余萬人傷亡,粉碎了日軍一戰解決中國事變的企圖,換來了戰略相持階段。

20 蔣光鼐(18871967,廣東東莞人,時任第19路軍總指揮)
本彈盡卒盡之旨,不與暴日共戴一天!
背景:淞滬抗戰爆發之後,當時駐守上海的爲第19路軍,蔣光鼐擔任最高指揮官。全體將士決心抗擊日寇,保衛上海。日軍兵分5路進攻閘北,19路軍奮勇抵抗,當即予以迎頭痛擊。日軍發動了四次總攻,卻均遭敗績,四易主帥,死傷累萬。在戰爭最慘烈的時候,蔣光鼐這樣表達他的抗戰決心。

21 姜玉貞(18931937,山東菏澤人,時任6665196旅旅長)
有我姜玉貞在,就有原平在,我姜玉貞誓與原平共存亡!
背景:1937年,日軍7萬人直撲太原,姜玉貞奉命死守原平等待援兵。他和5000官兵下定決心,血戰到底。與日軍在此血戰十日,反復進行拉鋸戰,姜玉貞親自率領敢死隊衝鋒。後陣地上只剩下二三百人,姜玉貞奉命突圍,但在突圍途中中彈犧牲。原平死守爲忻口會戰殲敵2萬贏得了時間。

22 闞維雍(19001944,廣西柳州人,時任31131師師長)
千萬頭顱共一心,豈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斷頭不做降將軍!
背景:1944年,日軍發動了豫湘桂戰役。八個師團十余萬人猛攻桂林,闞維雍指揮部隊沈著應戰,打退了日軍多次瘋狂進攻,雙方損失慘重。日軍使用了毒氣,6000抗日將士被殘害於岩洞中。在中正橋主陣地被日軍突破後闞維雍將軍親自指揮敢死隊,奮勇逆襲奪回陣地。後桂林陷落,闞維雍自殺殉國。

23 李宗仁(18901969,廣西臨桂人,時任第5戰區司令長官)
湯兵團正在南進,很快就會進莊,你們不能後退半步,組織敢死隊,發動反攻!
背景:台兒莊戰役最慘烈時,孫連仲的第2集團軍3個師基本打光,孫來電哽咽著請求撤到運河南岸去吧,給我們留點種子吧!感謝長官大恩大德,李宗仁做出如上答復。孫連仲悲壯地說:絕對服從命令,直到整個兵團打完爲止!

24 李必蕃(18921938,湖南嘉禾人,時任第23師師長)
誤國之罪,一死猶輕,願我同胞,努力殺敵。
背景:193859,日軍十六師團進攻郓城,李必蕃令69旅死守。該旅守城不力,郓城失陷。後日軍重兵臨菏澤城下,他率部迎戰,獲勝後兵分兩翼作鉗形追擊。日援軍趕到,進行瘋狂反擊,他率師直屬部隊與敵軍肉搏,後菏澤淪陷。他在城郊腹部中彈,臨終前把軍用地圖反蓋在胸上,上有如上字樣。

25 李家鈺(18901944,四川蒲江人,時任第36集團軍總司令兼47軍軍長)
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
背景:19412月,四川省各界抗戰前線慰勞團來靈寶縣李部駐地勞軍,李家鈺親筆書寫如此字幅。1944521日,李率集團軍總部官兵左右衝突,卒在秦家坡陷入日軍伏擊圈。在敵寇密集火力射擊下,總部官兵200余人全部殉難,李家钰頭額及左腋被子彈和槍榴彈破片擊中終因流血過多而犧牲。

26 劉湘(18891938,四川大邑縣人,時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23集團軍總司令)
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背景:七七事變爆發次日,四川省主席劉湘即電呈蔣介石,同時通電全國呼籲一致抗日。劉湘準備帶病出征,部下多勸他不必出川親征,他說:過去打了多年內戰,臉面上不甚光彩,今天爲國效命,如何可以在後方苟安!” 劉湘最終在前線吐血病發,死前留下如上遺囑。

27 劉茂恩(18981983,河南鞏義人,時任第14集團軍總司令)
我堂堂中國軍人,沙場捐軀,死亦光榮,豈能求一時苟安,喪失民族氣節,爲人恥笑!
背景:中條山戰役,劉茂恩率部被日軍包圍,數次突圍皆告失敗,情況萬分險惡,左右僚屬苦勸其更換便衣逃出,劉茂恩卻凜然作色如此答復。說罷拔出手槍要自殺,被侍從死死拉住。劉茂恩和他的官兵已彈盡糧絕,已做好以身許國的悲壯準備。所幸風雨狂作,山洪滾滾,劉終於趁機脫險。

28 羅芳(19071938,湖南衡東人,時任第89529團團長)
今日之戰有進無退,有我無敵,後顧者必殺之!
背景:台兒莊血戰打響後,雙方反複拉鋸戰,湯恩伯軍團快速馳援,89師羅芳團沖殺在前,以上述話號召官兵。全團上下土氣大振,連克敵陣地三處,殺進台兒莊。在敵人從台兒莊潰退的時候,羅芳頭部和胸部中彈,臨死前還以微弱的聲音說:我死不足惜,你們要殺敵前進……”年僅3l歲。

29 馬占山(18851950,河北豐潤人,時任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兼軍事總指揮)
我馬占山心意已決,就是要和日本拼命!要是我打錯了,給國家惹下亂子來了,你們把我的頭割下來,送到中央領罪。
背景:九一八事變後,日軍攻陷遼、吉,後又進犯黑龍江。日軍在嫩江江橋製造事端,並向馬占山下達武力通諜。馬召集軍政紳商人士開會商討對策,面對部分下屬的軟弱,他拍案說出上述話,並表示一息尚存,決不敢使尺寸之地淪爲異族。

30 馬玉仁(18751940,江蘇建湖人,時任蘇魯戰區第一路遊擊司令)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吾將自己未亡之軀,奔赴疆場,馬革裹屍,何所懼哉。
背景:盧溝橋事變爆發後,馬玉仁組織部隊抗日,他的幕僚勸他保存實力,抗日不如降日。他大爲震怒,下令溺死他,稱誰當漢奸,我就打死誰!”1940月,他的部隊與日軍血戰,被其火力壓得擡不起頭來。馬玉仁見狀,熱血上湧,手持沖鋒槍,從戰壕中一躍而起,帶頭衝上敵軍陣地。他邊沖邊喊:子彈不打有福的孩子!”戰鬥中,馬玉仁腹部中彈,壯烈犧牲,終年65歲。

31 莫肇衡(18951938,雲南楚雄人,第601835421083團團長)
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背景:台兒莊戰役身負重傷後,在送往後方途中,堅決不過大運河,並以血衣蘸血在道旁石上書寫言之後,含怒懷恨死去。

32 彭士量(19041943,湖南瀏陽人,時任73軍暫5師師長)
余獻身革命……早具犧牲決心,以報國家。倘於此次戰役中,得以成仁,則無遺憾。
背景:1943年底常德血戰,73軍被四面包圍,軍長汪之斌命暫編第五師留下堅守石門陣地,軍主力向西突圍。彭士量率部從14日夜晚到15日黃昏激戰一天一夜,後敵機飛來,投下重磅炸彈,並用機槍掃射,年僅38歲的彭士量身中數彈,永遠地倒下了。部下在裝殮他的遺體時發現上述遺言。

33 齊學啓(19001945,湖南甯鄉人,時任中國遠征軍新38師副師長)
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時矣,彈盡各自裁。
背景:在緬甸卡薩之戰前,齊學啓向部下叮囑。後他身負重傷被俘,他決心以一死報國,拒絕換藥和進食,敵旅團長詢問有關情況,他說:中國軍人可殺不可辱!並猛力向前奪刀自刺。兩年以後,汪僞政權派陸軍部長葉蓬等前去勸降,他怒斥葉蓬等認賊作父,不知人間羞恥事。後傷重去世。

34 饒國華(18941937,四川資陽人,時任川軍145師師長)
現在正是軍人報國的時候,我們要爲國爭光,流盡最後一滴血!
背景:193711月,145師師長饒國華受命固守安徽廣德以拱衛南京,他親率435旅劉儒齋團據守廣德前五裏陣地,在陣前振臂高呼此宣言。但孤軍奮戰,幾被全殲,廣德失守。遂揮淚寫下絕命書,稱驅敵出境,復我國魂!今自決於城,雖死無恨。然後開槍自戕,慷慨成仁。

35 薩師俊(18951938,福建閩侯人,時任中山艦艦長)
諸人盡可離艦就醫,惟我身任艦長,職資所在,應與艦共存亡,萬難離此一步。
背景:193810月,中山艦奉命開赴武漢上遊26公裏的金口迎敵,遭到日機狂轟濫炸。中山艦重損不可救矣,薩師俊左臂、左腿皆重創,右腿不知所蹤,化爲一血人。然其繼續指揮,不離崗位,部下勸其離艦,薩師俊作此答復,最終與一代名艦共沈江底。

36 宋哲元(18851940,山東樂陵人,時任29軍軍長)
寧爲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背景:1933年初,日寇出兵侵占山海關,宋哲元率領軍隊奮勇投入長城戰役。29軍將士在喜峰口殲敵3000有余,喜峰口大捷轟動了全國。蘆溝橋抗戰槍聲打響之後,宋哲元便命令師長以上的將領親臨前線指揮、督戰,戰鬥之激烈,士氣之高漲,實屬空前。

37 孫連仲(18931990,河北雄縣人,時任第五戰區第二集團軍總司令)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進去。你填過了,我就來填進去。有誰敢退過河,殺無赦!
背景:在台兒莊進行最慘烈的拉鋸戰時,死守北門的第31師傷亡慘重,眼看抵擋不住,且援軍遲遲不至。師長池峰城來電請示孫連仲準予撤退,孫做出了如此答復。池師長知軍令不可違,乃以必死決心,逐屋抵抗,任憑敵人如何沖殺,也死守不退……後迎來台兒莊大捷。

38 孫明瑾(19051943,江蘇宿遷人,時任第十軍預第10師師長)
中華兒女要壯烈,不畏死,不貪生,犧牲生命,救國救民,努力殺敵!努力殺敵!
背景:1943年常德血戰,預備第十師傷亡慘重。孫師長親自操起一挺輕機槍向日寇衝鋒。後又用手槍、步槍猛射,最後以刺刀與日軍搏鬥,刺刀折斷!後被日寇機槍擊中多彈。衛士擡孫突圍,他目瞪衛士,忍痛高呼上述那句話,臨終前仍向部屬命令貫徹命令,達成任務!

39 孫蔚如(18961979,陝西西安人,時任陝西省主席)
倘有聞警先逃,不事抵抗者,定以軍法從事。
背景:19386月,當日軍逼近黃河時,陝甘地區人心惶惶。孫蔚如在西安各界的集會上講話,力主堅守黃河,阻敵西犯,並堅決表示,自己身爲陝省主席,絕不生離西安。他主持的省政府也發出了守土抗戰的通令。從而使主張撤退逃走者慚沮緘默,社會各界也漸趨安定。

40 唐淮源(18861941,雲南江川人,時任第三軍軍長)
中國只有陣亡的軍師長,沒有被俘的軍師長,千萬不要由第三軍開其端。
背景:19413月,第三軍被日軍合圍中條山,唐召集所部三位師長訓話:現情況險惡,吾輩對職責及個人之出路,均應下最大決心,應爲國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之正氣。言罷令各師分路突圍。唐淮源則被困懸山,三次突圍受挫,傷亡慘重,彈盡糧絕,即於大雨滂沱之中,遣去左右,飲彈自盡於懸山之嶺。

41 王銘章(18931938,四川新都人,時任第122師師長)
“17
日晚,我援軍尚未到,敵大部隊衝入城,即督所留部隊,與敵作最後血戰。
背景:1838年春,日軍猛攻魯南藤縣,王銘章決心死守滕城,命令把南北城門封死,只留東西城門暫作交通道路,也隨時準備封閉,師部也由西關移進城內。後日軍重炮轟城,該師5000余人陣亡。王銘章向22集團軍司令孫震發出上述最後電文,後不久拔槍自殺殉國。藤縣死戰爲台兒莊大捷贏得了時間。

42 王禹九(19021939,浙江黃岩市甯溪人,時任第79軍少將參謀長)
值此國難當頭、民族存亡之際,我身爲軍人,爲國捐軀,份所應是。
背景:淞滬會戰爆發後,王禹九赴嘉定前線,路過南京,在遺囑中寫給妻子的話。1939320日,79軍參加南昌會戰,激戰3天,79軍傷亡過半,軍部在虬嶺陷入重圍。327日晨,王禹九率僅存特務連掩護軍部突圍,浴血苦戰至中午,未能成功,王禹九多處中彈犧牲,年38歲。

43 武士敏(18921941,河北懷安人,時任第98軍軍長)
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
背景:在1941年抗戰最爲艱難的時候,駐守在中條山一帶的20萬軍隊面對日軍的威脅,紛紛撤退到黃河以南,武士敏則率領98軍將士浴血奮戰。在中條山戰役中,他親臨馬頭山前線指揮,與敵人拼搏衝殺,陣地幾易其手,傷亡極爲慘重。武士敏將軍寧死不屈,最終英勇爲國捐軀。

44 吳奇偉(18911953,廣東大埔,時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
小鬼子,你幹不死我,我就幹死你!
背景:武漢會戰之萬家嶺戰役,身爲戰役總指揮的吳奇偉身先士卒,親臨一線指揮。有次他正與第4軍軍長歐震通電話,敵機俯沖掃射,他毫不理會,敵機機槍掃射竟電話機打碎,惹得吳將軍破口大罵。另一次,他和參謀長策劃作戰事宜,猛遭敵機轟炸,指揮部房子被炸飛半頭,另半頭塌下來,將他和參謀人員埋在下面。

45 仵德厚(1910 ,陝西三原人,時任台兒莊大捷敢死隊隊長)
兄弟們!上刺刀!跟我上!
背景:仵德厚當時任30881763營營長,於19383月下旬奉命增援台兒莊。當時日寇已從西北城角竄進城內,團長命令他率領全營從西門衝進去援助友軍。這位中校軍官組成40人敢死隊,手掄大片刀,腰束手榴彈,一馬當先衝進台兒莊西門與日軍血戰一夜,後40人只幸存3人。

46 謝晉元(19051941,廣東蕉嶺人,時任第524團團長)
晉元決心殉國,誓不輕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計,在晉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當代價,余一槍一彈,亦必與日寇周旋到底。
背景: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日軍企圖切斷閘北、江灣中國軍隊的後路。謝晉元受命率第524團官兵411人(謝對外詐稱800人)留守閘北,掩護大部隊撤退。他堅守蘇州河北的四行倉庫三天三夜,打退日軍多次進攻,四行倉庫巍然屹立,爲國內外矚目,百姓贊譽他們爲八百壯士。

47 解固基(18971937,四川崇寧人,時任川軍4326152團團長)
後退半步,格殺勿論!
背景:淞滬會戰戰事正激烈之時,152團四連連長正向團長解固基彙報本連情況,忽聽友鄰團團長大叫:解團長,你的四連退下來了!解氣憤之極,拔槍便向四連長開了一槍,四連長中彈後,仍舉手敬禮向後轉身,走了兩三步後才倒地,解揮槍大喝如上口號,之後解固基和兩個營長陣亡。

48 肖山令(18921937,湖南益陽人,時任南京市市長、憲兵司令)
誓死捍衛南京,與中山陵同在!
背景:上海淪陷之後,日軍重兵逼近南京。肖山令牢記革命軍人守土衛民之責,臨危不懼,組織南京軍民與日寇血戰了26個晝夜。後數千日軍水陸夾擊,肖山令帶領將士與日軍展開肉搏血戰,激戰5小時,終因衆寡懸殊,背水無援,數千將士壯烈犧牲。肖山令也大義凜然,舉槍殉國,時年僅45歲。

49 薛岳(18961998,廣東樂昌人,時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
第三次長沙會戰,關係國家存亡。岳抱必死決心、必勝信念。
背景:日軍前兩次攻占長沙均未得逞,19411223日,以第40師團主力第三次進攻長沙,薛岳在戰前向所部下達了這個手令。並嚴令各集團軍總司令、軍、師長務必親往前線指揮,適時捕捉戰機,殲滅敵軍。結果殲滅日軍5.6萬余人,取得長沙大捷,薛岳被日本人譽爲長沙之虎。

50 許國璋(18981943,四川成都人,時任第150師師長)
軍人應戰死在沙場,你們要送我過江,是在害我呀!
背景:1943年常德會戰,許國璋的150師受命固守常德的門戶陬市,上司命令不許退過沅江。但150師根本抵不住日軍第116師團的猛攻,全師幾乎全軍覆沒,許師長重傷昏迷,醒來時發現自己已被警衛擡過沅江,他大爲震憾,擔架上痛斥左右誤己,之後奪過身邊衛士佩槍自盡。

51 閻海文(19161937,遼寧北鎮人,時任第5空軍大隊少尉飛行員)
中國無被俘之空軍。

背景:19378月,淞滬戰爭爆發後,第5大隊奉命派6架飛機支援陸軍88師轟炸虹口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閻海文多次請戰,爭得出征任務。816日完成任務後,其座機亦被敵高射炮擊中,跳傘誤入敵陣地,爲敵包圍。被圍後,拒不投降,拔手槍連斃3名敵人,並用最後一顆子彈自戕,壯烈殉國。時年21歲。日軍爲借其寧死不辱的節操鼓勵士氣,對其厚加葬殮,並立墓碑,上書支那空軍勇士之墓1937911日,日本大阪的《每日新聞》刊載其壯烈成仁的事跡。同年10月,東京新宿區舉辦中國空軍勇士之友閻海文展覽會,展出其生前用過的飛行服、降落傘和手槍等遺物。

52 楊森(時任第6軍團長)
我們過去打內戰,對不起國家民族,是極其恥辱的。今天的抗日戰爭是保土衛國,流血犧牲,這是我們軍人應盡的天職,我們川軍決不能辜負父老鄉親的期望,要灑盡熱血,爲國爭光。

背景:曾任護國軍第1軍少校參謀、參謀處長,第2軍第4混成團團長,川軍第2軍軍長等職。1922年投靠吳佩孚,任中央軍第16師師長、四川省省長等職。 1926年加入國民革命軍,任第20軍軍長兼任川鄂邊防司令等職。1937年任第6軍團長,率部參加淞滬抗戰。後任第27集團軍總司令兼第20軍軍長、第 9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27集團軍總司令、貴州省主席、重慶衛戍總司令等職。

53 余程萬(19021955,廣東台山人,第57師師長)
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師部,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爲止,並祝勝利。
背景:1943年常德會戰最慘烈的時候,常德城區已成一片焦土,日軍戰機不分日夜瘋狂投擲燒夷彈,城內大火蔽天,余程萬師長仍率領殘部死守城西南一角,拉鋸搏鬥。余師長此時已知援軍不可能如期抵達,決意全師戰死常德。這是他給司令長官孫連仲的電文,孫當即淚如雨下。

54 張沖(19011980,雲南瀘西人,時任184師師長)
我們彜族老祖宗三十七蠻部治軍有個規矩:前面有刀箭者,獎;背後傷刀箭者,刀砍其背。我們一八四師決不能貪生怕死,做脊背挨子彈的逃兵,誰給老祖宗丟臉,軍法不饒!
背景:台兒莊禹王山戰役中,張沖率部與日軍決戰前發下的軍令。

55 張自忠(18911940,山東臨清人,時任第33集團軍總司令)
吾一日不死,必盡我一日殺敵之責;敵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貞至死而已。
背景:這是他寫給弟弟張自明的信。在棗宜會戰犧牲的前夕,他從宜城東渡襄河督戰,僅率手槍營和七十四師的兩個團,臨行前留給副總司令馮治安的絕筆信中說,本著我們最終之目標(爲國犧牲)向北邁進。以後公私,均請我弟負責。從現在起,以後或暫別或永離,不得而知。

56 張靈甫(19031947,陝西長安人,時任7451305團團長)
兄弟們,不怕死的給我衝,小鬼子也沒有兩條命!
背景:淞滬會戰惡戰嘉定,日軍自持裝備先進蜂擁衝鋒,殺紅眼的張靈甫甩掉上身軍服,抱著機槍跳出戰壕,身先士卒帶領100多名敢死隊員迎頭痛擊,殺得日寇丟盔卸甲,打死打傷日寇800多人。之後的武漢會戰,張靈甫率敢死隊血戰五天五夜,奪取張古山,爲萬家嶺大捷奠定基礎。

57 張發奎(18961980,廣東始興人,時任第8集團軍總司令)
盡最後一分力,流最後一滴血!
背景:七七事變後,張發奎表示如果這次再不能對日作戰,我決定入山爲僧,今後永不問世事813日,日軍進攻上海,張任第八集團軍兼右翼軍總司令,指揮所部在浦東擊敗日軍數十次進攻並親自指揮炮兵轟擊日軍司令部。撤出上海後,張發奎向部屬作此宣誓。

58 趙登禹(18981937,山東菏澤人,時任29132師師長)
軍人戰死沙場乃是本分,沒有什麽值得悲傷的,只是老母年高,請副軍長予以照顧。
背景:七七事變後,趙登禹率部北上。728日晨,日軍在飛機數十架的支援下向南苑發起猛攻,趙右臂中彈負傷,部屬勸其退出戰鬥,執意不肯。後奉命率部向城南大紅門集結,不幸被日軍伏兵開槍擊中胸部,壯烈殉國。這是臨死前讓部屬轉告給副軍長佟麟閣的話。

59 鄭洞國(19031990,湖南石門人,時任中國遠征軍新1軍軍長)
集中炮火,給我狠狠地轟,把密支那炸成碎片……要死的不要活的。
背景:1943年春,新一軍猛攻日軍緬北作戰的大本營密支那,日軍借此堅固工事拼死抵抗。鄭洞國親臨前線,採取掘壕推進、分割包圍、逐個殲滅的辦法,並指揮部下對敵進行地毯式轟炸。最終導致日軍全線崩潰,密支那城防司令官水上源藏切腹自殺,日軍緬北防禦體系從此土崩瓦解。

60 朱耀章(19011932,浙江浦江人,時任第872595171營營長)
爲自由,爭生存,滬上麾兵抗強權。踏盡河邊草,灑遍英雄淚,又何必氣短情長?甯碎頭顱,還我河山!
背景: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代表全旅188名將官向國民政府請纓。他身先士卒,直撲日軍陣地,身中七彈,壯烈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