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7日報導,日本山形縣自民黨籍野川政文縣議員,由於在其政治資金報告書以及媒體報導採訪,由於疑似詐領縣議員助理費,而於同年11月6日向縣議會提出請辭。
此一源於日本之政治倫理,根據《ブリタニカ国際大百科事典》中〈政治倫理〉條目,此為意指「政治家作為國民之代表者應當持有之公平、公正之行動規範。」此一起源自前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涉及洛克希德戰鬥機採購貪汙弊案之疑雲中,受到在野黨提出之「議員辭職勸告決議案」,導致日本國會紛爭空轉時,時任眾議員兼首相田中角榮基於政治道德以及個人政治汙點不受到國民之信任,而辭去議員負責。
在中國大陸的中共政權之官員,其所謂的高官落馬以及貪官落馬,通常背後牽扯濃濃的政治清算以及鬥爭,無法窺視真相,光是違反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之偵查不公開以及在審判庭上全民直播認罪畫面,更是大大的毛澤東式的政治批鬥,此依違反人道以及現代憲政精神的司法調查方式,應當隨著中共政權瓦解而消逝。
而在臺北的政客,雖然在推行民主制度下,面對收賄以及不正當之政治行為之質疑時,並沒有保有政治倫理於心中,面對媒體以及民眾的質疑,往往以「司法不公」、「政黨惡鬥」加以迴避。不像日本政治家具有國民代表者之意識持於心中,負起責任辭去政治職務,此一是我國國民乃至政治人物應當學習之民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