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業: 永遠崇敬的總隊長胡上將長青 殉職卅週年紀念 (轉貼自析世鑒)












胡長青,1907-1950,字南章,湖南臨湘人,黃埔四期工兵科,陸軍大學第九期。 參與過北伐、抗戰與國共內戰,1950年3月31日在西康孟獲嶺殉職自殺,時任第五兵團司令官兼反共救國軍第二路軍總指揮。 1973年12月追晉為陸軍上將。



絲絲的春雨,朦朧的月色,倍感國事蜩螗多難,益增懷念恩師偉大的壯舉。值茲恩師胡故上將長青,爲國殉職三十週年的前夕,謹恭陳其偉大軼事數則,聊表崇敬與哀悼於萬一。


一、有幸追隨將軍左右


    囘溯民國二十六年「七七」蘆溝橋事變,是日本軍閥佔我東北後的又一瘋狂侵華開始,在其處心積慮長期準備之下,窺伺我英明領袖 蔣委員長,北伐成功,已統一全國,行將邁向三民主義富強新中國之際,遂急迫發動侵略,使我倉忙措手不及,致使華北烽火遍起,同胞到處顛沛流離。筆者當時就讀開封,不得已而輟學,向大後方流亡。旋乃報國而投筆從戎,因之有幸得以追隨學習。在學習三年中,蒙恩師垂愛,選編爲總隊之示範隊員,擔任全總隊基本與戰鬥教練之示範,及射擊、體操、體能等戰技之代表,與背誦典則,抗戰手本等學術之楷模;因之畢業後,得以賡續追隨左右,從而由侍從軍官、而至排、連、營、團、師長、副軍長及陸總部戰計會督察組長(中將銜)等職,此皆恩師 胡將軍諄諄教誨之所賜也。


    恩師係湖南省臨湘縣人,生於民前五年八月二十五日,畢業於黄埔軍校四期,陸軍大學九期,娶妻黄氏德修,端莊賢美,助夫甚大,育有一子一女,均已教育成人。恩師於北伐、抗日、剿共、戡亂等戰役中,迭建功勳,歷任排、連、營、團、旅長、總隊長、師長等職,於民國三十六年調升爲中將軍長,在三十八年來臺後,復蒙先總統蔣公之寵召器重,令其重返大陸,榮膺爲第五軍團司令官,擔負保衞西南,策應國軍反攻大業,恩師臨危受命,義無反顧,在重慶,成都川康一帶,浴血殲共,苦戰經年,但終以後援不繼,彈盡糧絕,共軍以人海戰術,包圍恩師孤軍於一隅,當時在殺聲四起遍呼恩師投降,終於身負重傷無力再戰之下,恩師高呼「三民主義萬歲」,「中華民國萬歲」,「蔣總統萬歲」後,舉槍自戕於西康省越雋縣孟獲嶺陣地之上,時爲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三十一日午後二時左右,恩師年僅四十四歲。嗚呼!痛哉!一代英勇名將,從此與世長辭,但其偉大精神,與英烈可歌可泣事蹟,則永垂千秋,萬代景仰。不但是我軍人的典型,抑且是現代青年人的模範。我先總統 蔣公聞悉後,至爲哀悼,立即頒發旌忠褒獎狀,追贈爲陸軍上將,並安放恩師靈位於國家忠烈祠中,供千秋萬世景仰,永垂不朽。


二、恩師練兵——嚴訓苦練,以身作則


    恩師在民國二十七年至三十年任官校學生總隊長時,對任何訓練科目,均與學生共同操作,短褲草履,率先躬行,例如基本教練,則集合示範隊,首先自作,教導示範隊員,而由示範隊員分囘各隊擔任示範操作。對戰鬥教練,亦復如此,恩師尤其對發起、前進、停止、匍匐、衝鋒、投彈等動作,更爲熟練敏捷,令人折服。在體能訓練上,恩師尤爲重視,例如單槓自己先作正面上(又叫蝦形上)再要求師生一體做會,對跳箱之併腿跳,自己先跳,再啤師生皆跳之,平台(高二公尺五)先自己「倒立」或「翻觔斗」下,然後要求師生皆做之。因此師生於晝夜空閒中,均在苦苦鍛鍊,專心切磋,使人人心無旁騖,個個鍊成鋼鐵般的身體,堅強的意志。後於抗戰,戡亂中,均已發揮了最高戰力。另在思想教育上,恩師極爲重視,曾作有計劃的訂定長期背誦「抗戰手本」,「文天祥正氣歌」,「軍人魂」,「戰時軍律及連坐法」,與「軍人讀訓」,「黨員守則」之全文,並配合教練而背誦典則綱領等;在每次背誦中,恩師本人首先於升旗臺上自己背誦,然後逐級檢查,務求每日之進度,皆能熟背之。記得有一天在升旗後檢查背誦時,因某一篇較難熟讀,致大部不能熟背,恩師爲磨練師生鑽研之意志,即率全體師生,行軍攀登附近終南山麓之海印寺,使師生靜坐苦讀,枵腹竟日,直至下午五時均能熟背後,始下山返營。另對磨練師生耐苦吃苦方面,亦經常實施,例如整修河西大校閱場,翻修黃埔公路,開闢青龍嶺(校部後山)等,使人人在酷暑烈日及陣雨下,躬親率先挖地基,由山下河中檢石背運,將石頭排列整齊並打固,碾平之,再以紅土泥漿灌入凝固,繼以紅土掩蓋打平,最後舖上細沙。在工作中人人不但不懼烈日照晒,汗流浹背,皮膚曬成紫銅色,抑且陣雨濕衣,照常工作,乾了又濕,濕了又乾,每日不知幾許。另一次,在假期中,恩師率筆者等赴終南山中狩獵,登山涉水,圍捕山猪,最後槓猪下山時,因奔馳竟日,多已疲憊,恩師要大家競走比賽,使大家重振精神,迅速下山,凱歌歸營,促使大家在疲困中,仍能克服一切困難之毅力。總之,恩師之嚴訓苦練,以身作則之精神,不僅訓練出來人人鋼鐵般的身體,堅強的意志,更已陶冶成爲永遠打不倒、衝不散的鋼鐵勁旅,在抗日戡亂中,均已寫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偉大事蹟。


三、堅苦卓絕——永遠跌不倒的將軍


    恩師耿直忠厚,面龐黝紅,身體結實,喜運動,打獵、騎馬、駕駛、讀書,做事苦幹,實幹,有志有恆:往往做了才說,甚至做了亦不說,誠令人無限折服。例如經常巡視作戰陣地,訓練營地,輒以不定時或夜半蒞臨,甚至視察離去後,始被人知。另如在運動中,記得有一次在打籃球時,被對方誤撞跌倒,滿口流血,牙齒折斷兩顆,但恩師起立後,略以清水漱口,即繼續參與,戰至終場。另在練習單槓時,因正面上及曲肘上,實非一朝一夕,一蹴可成之動作,恩師爲求以身作則,特於臥室門口置一單槓,筆者親率兵埋置之,輒常半夜苦練,因而恩師之正面上不但標準正確,抑且曲肘上亦可連續上下數十次而不衰。又在一次平台倒立及翻觔斗下降時,恩師跌倒,脚部扭傷,同學們急而扶救,而恩師翻身躍起,在一跛一顛中,繼爲練習,時恩師年將四旬,而仍能練成平台之標準倒立,及翻觔斗下降,誠令人驚奇而崇敬不已。另恩師在求知方面,更是有志有恆,除背誦各種典則兵法外,另對科學新知及英文等,亦是朝夕不輟,隨時閱讀。即在戎馬倥傯戰地帳幕中,亦以英文記載日記及心得,以求進益。在作戰中,恩師則永遠站在最危險之地,所以軍中常戲曰:「將軍猶如神明,只要我們在危急困險時,他就會出現面前來拯救」。因此全軍官兵信仰彌篤,視若泰嶽,一致抱有「只要追隨將軍,我們一定勝利」之必勝信念。因而將軍所率之軍隊,到處都有「常勝軍」之綽號。例如在冀、魯、豫邊區鄆城梁山泊一帶戡亂時,該區地形複雜,易遭共軍伏擊,記得在民國三十五年九月中旬時,將軍指揮所屬向瑞之營已攻克馬樓要點,率筆者部隊及楊家齊侍從官等赴第一線巡視慰問時,不幸被共軍伏擊狙射,彈穿右胸,大家驚而急救,但將軍毫不驚慌,坐而不臥,只令包紮休養再戰,不言後送。乃經先總統 蔣公電令住院,始離開戰線。總之,將軍之艱苦卓絕,與苦幹、實幹、苦撐、奮鬥,永遠跌不倒的堅強精神,實令人永遠崇敬、永遠拜服。


四、抗日戰爭戰功彪炳,紀律嚴明


    恩師在抗戰中任第一軍上校團長及七十二旅少將旅長時,奉命在河南一帶與倭寇作戰,當時不但屢挫日軍進犯,抑且無論行軍、宿營、戰鬥、駐防,都是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故曾蒙最高當局頒發「軍紀楷模」之褒狀。另在師長時,曾爲某號長(官)貽誤司號而判其徒刑,爲某行政官擾民而將其執行槍决。另恩師在行軍時,必巡視各縱隊之行進,於宿營時,必至各駐地查訪,在太行山作戰時,不但指揮若定,殲敵甚夥,抑且親臨陣頭,抱病殺敵。記得在民國三十一年夏,日寇以六個師團兵力,並在強大機群支援下,大擧向我太行山陵川進犯,某日在王家坪戰役中,敵以熾盛之機,炮火力猛攻,恩師抱病指揮,雙方傷亡慘重。次日敵我報紙均已刊登恩師與該地區之守兵,均已殉國。實事上,恩師仍在指揮奮戰中。次以華南戰局需要,恩師復率領大軍全部空運,飛越陝、川、黔等十萬大山,佈防於廣西邊境,迭挫犯敵,因而穩定反攻勝利之基地,開拓全面反攻之契機,此皆恩師統御有方,指揮卓越,戰功彪炳之所致也。


五、戡亂戰爭兩次負傷,榮獲常勝將軍之名


    將軍在戡亂戰爭中,初率該師(第五軍四十五師)拱衞京畿,駐節南京浦口一帶,未幾即奉命向北掃蕩,由蘇北而魯南、冀東、豫北等地區,轉戰經年,殲敵無數,所到之處,戰無不撈,攻無不克,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當時華北軍民以及共軍上下,莫不稱將軍爲常勝將軍,除在蘇北天長,盱眙等縣作過殊死慘烈戰鬥而獲大勝外,此後共軍即已聞風逃竄,遇將軍之師不戰而退。詎於魯南、鄆城梁山泊一帶複雜之地形中,在我軍攻佔馬樓一座城寨後,將軍親赴第一線排、連慰問,並作翌日之攻擊計劃時,不幸遭共軍狙擊,右胸負傷,將軍裹傷繼戰,不欲後送,次經先 總統 再電示住院,始轉南京就醫,並蒙總統親至醫院慰勉,獎勵有加。迨將軍傷癒後,於民國三十六年三月奉調爲九十九軍中將軍長,初負粵省警備總司令,敉平南方股匪,而華北戰況又形緊迫,將軍奉命率全軍空運河南鄭州,解圍開封,殲共軍於黄泛區。旋向東掃蕩,參加徐蚌會戰,迭殲敵軍,並掩護十二軍團之突圍。次於三十八年二月,中外人仕誤信中共之和談,我先總統 蔣公爲俯順民情,依照和約而下野。但中共不但未能履行和約,反而趁我領袖下野,大肆進犯,將軍當時奉代總統之命,以一師(九十九師)調上海參戰,餘兩師由將軍率領調宣城一帶,佈防,詎大軍在分進分散之時,長江防守之部隊,已被共軍滲透而突破。迨將軍率軍直屬部隊甫抵宣城——預定指揮所立足未穩之時,共軍已進逼該城,開始猛攻,將軍督率直屬部隊(多非戰鬥部隊)苦撐數日,中共已攻破入城時 領袖下野,將軍痛未殲敵,江南重鎮、相繼陷落,因而憤不欲生,竟于同年四月二十四日,藉詞入廁,使衞士遠離,而拔槍自戕,彈穿左胸,倒於血泊,衞士聞聲急救,並於混亂中運出城外,經杭州轉至上海就醫,旋奉命來台休養,傷癒後,臨危受命,重返大陸榮膺爲第五軍團司令官,捍衞西南,殲滅犯敵,百戰功勳,大節凛然,終而爲國家流完最後一點血,先成將軍一生最完美,最偉大的人格,永爲軍人英烈之典型,永爲萬世所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