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第八十八師在上海戰役中損失慘重。自日軍金山衛登陸後,我軍開始撤退。師奉命調南京整補,於十一月底陸續抵寧。日軍分三路尾隨而來,進逼南京,我師未待整補,即復投入保衛南京的戰鬥。
時第八十八師師長由第七十二軍軍長孫元良兼任,師參謀長是張伯亭,我當時任師部參謀,僅就所見所聞敘述於後。
南京兩個重要防禦地點是紫金山和雨花台,紫金山面積寬,雨花台面積小,防線不到兩千公尺,比較難攻。第八十八師奉命防守雨花台、中華門一帶。師以第二六四旅之五二七團附砲兵兩連扼守雨花台,第五二八團為預備隊,前線並附工兵一營,通信營兩個連,輜重營兩個連。第一線守軍在三千五百人左右。又以第六六二旅守中華門至光華門一線城垣。這一線本來是第八十七師的防地,因該師並未進入陣地,於是由第五二三團和第五二四團接防。
十二月九日,日軍猛攻光華門。上午,第九師團的一個大隊在損失了三百人左右以後,攻進光華門,第五二四團一個營增援上去,參加了奪回光華門的戰鬥。下午,敵軍再次以坦克衝鋒,並增援了一個大隊兵力,光華門再度告急,第五二四團一個營中兩連犧牲了約三百人。黃自強旅長在連長、代理連長先後陣亡的情況下,率領十七名全連殘存士兵撤離了戰場。
雨花台戰況,自九日上午敵一個聯隊,遭受慘重失敗後,又增加一個聯隊猛衝我陣地。午後第二六四旅旅長高致嵩親自率第五二八團兩個營增援該地,敵人橫屍六七百具,被打退。十日,從早晨七時起敵機和大砲轟炸掃射之後,即以兩個大隊分由兩側猛攻雨花台,雙方死傷慘重,我軍仍然堅守不動。可惜我方砲兵陣地在山腹後面,沒有很好地發揮威力,不曾給敵軍以破壞性的打擊。十一日,戰況更形激烈,第二六四旅全部上了火線,另附工兵一營也參加了戰鬥。敵人一次次地捶上山頂,又一次次地被打了下去。在三天的戰鬥中,敵人付出了數千具死屍的代價。正如十二月三日師長孫元良在金陵大學外面曠地閱兵時說的“敵人不是打不死的!”第八十八師的官兵們確實無愧於國家的召喚。十二日下午,敵軍攻破中華門時,並沒有料到我們會在內外城繼續抵抗,衝破外門,已付出二三百傷亡的代價;第二道城門又死傷二三百名,當然我們的官兵死傷更重。十二日上午十時,雨花台已陷落。第二六四旅新接任旅長廖齡奇帶不到兩千人的殘兵(包括工兵營在內)繞城而走,終於到達下關江邊,乘輜重營兩個連控制的三百多艘木船渡江了,時間是日下午五時左右。
盧畏三:作者當時係第七十二軍第八十八師師部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