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元勛 -- 黃興





 

篤實、 無我。——黃興家訓。

【簡介】

黃興(1874-1916年),原名軫,字克強。湖南善化縣(今長沙縣)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的創建者之一。

辛亥革命時期,以字黃克強聞名當時,常與孫中山並稱「孫黃」。一般認為,孫中山是思想家、黃興是實幹家。

許多重要的革命活動由黃興發動並親自參與。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終積勞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統治、開創民國的元勛。

1916年10月31日,黃興病逝於上海,消息傳出,舉國震驚,章太炎先生以「無公則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相挽——此語也成為對黃興功績最為公允之評價。

革命起事之前,黃家一直是富庶之家,擁有2000多畝地,家園占地30多畝,房子有70多間,但黃興為了幹革命,說服了家人,把這些全部賣掉,舉家搬到了長沙租住,賣家產所得全部用以資助革命。

辛亥革命成功之後,擬在南京成立臨時革命政府,黃興一度被推舉為「總統」,當時尚在上海的黃興也答應赴任。

但得知孫中山將從美國回國後,黃興更改了自己的行程,把「總統」之位留給了孫中山。跟隨父親鬧革命的黃一歐不解,他對父親說,你立了那麽大的功勞,而且已經答應了,怎麽還要謙讓呢?黃興回答:「難必自我發,功不必自我成,名不必自我立。」

1912年黃興子女赴美留學前夕,黃興書寫了一幅橫批「篤實」給兒子,後又寫了橫批「無我」給女兒,黃家兩條家訓由此確立下來。

篤實,就是做人、辦事、立身革命,要實實在在。無我,就是要有無私精神。為了革命,他將自己的名利、地位、財產全部拋之雲外。

黃興一生面對榮譽和地位總是讓;面對危險和困難總是上;面對委屈和責難總是忍。置生死於度外,視錢財如糞土,深受同盟會的擁戴。正如革命黨人對他的評價“黃軫選擇了一條與顛沛流離、與槍林彈雨、與株連九族擁抱的道路。

不是他傻,過不了高貴安逸的生活;不是他不想孝敬長上、陪伴妻兒,不是不愛惜於他只有一次的寶貴生命……在無國與無我的兩難選擇中,他寧願選擇後者!投筆從戎,揭竿而起,直面鮮血淋漓的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