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國民大會代表年會預備會議講
主席、各位代表先生:
我國制定憲法,到今天為止已三十週年,貴會依據憲法代表全民行使政權,也已整整二十九年了。今天舉行集會,紀念制憲、行憲,實在具有重大的意義。
這三十年以來,我們國家又不斷遭逢重大的艱難橫逆,但是我們一直不屈不撓,堅持為護憲救國而英勇奮鬥。雖然大陸尚未光復,憲法至今還未能實施於全國,但這些年來,我們貫徹總統蔣公所提示民族主義的重振、民權主義的實現、民生主義的初步成功的努力,使憲政光輝徹照我們臺澎金馬復興基地;而憲法之治所獲致的豐碩成果,已為我們復興基地軍民同胞帶來民主自由安定繁榮的生活福祉,並且為海外同胞所同聲讚揚,而其影響所及,更是深中大陸同胞的人心。
由於憲政的實際體驗,使我們深深領悟:推行憲政的時間愈久,愈就可以證明,祇有依據三民主義政治理想宏規的民主憲政,才是解決中國問題、促使國家富強、導致民族復興的良法善制,也愈就可以反證捧著馬列主義符咒、恣意奴役人民的匪偽暴政,終必要為尊重人性、保障人權、弘揚人道的三民主義仁政所擊敗、所消滅!這也就更可佐證總統蔣公一生的革命奮鬥,實「無一而不是為剷除妨礙我民族生存、民主憲政、國民生計的內憂外侮,而效命致力」。而我們大家所一致奮鬥的,更就是出其全力以貫徹制憲、行憲護憲的精神和行動。「今天我們還要在自立自強的基礎上,使三民主義與民主憲政在復興基地開花結果,更進一步在光復大陸之後,將這一部熠熠煌煌的憲法帶回大陸,使憲政的光輝弘揚於全國!」
堅守民主陣容貫徹復國決心
各位代表先生:「我們國家有著立國的一貫理想和基本原則,而今天我們更有著民主憲政的重大成就和堅實基礎。因此,我們對於國家前途實在充滿著無比的堅定的信心,而亦因為有此憑藉,所以這些年來,任憑國際間風風雨雨,我們始終都能不憂不懼、不慌不亂,穩住自己的腳步,、開拓自己的出路,而從不改變我們光復大陸不成不止的基本立場和態度。」
我們在國際間,更是要始終堅守民主陣容,並且盡我們為國際成員一分子的力量,為世界正義和平,一齊奮鬥,一齊行動。
由此我們要再說明的,就是在自由世界,我們中華民國一直是美國誠摯純潔的友人;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更是戰後美國與自由國家所簽多邊或雙邊條約之中,最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條約;這一盟約的存廢,非僅關係到中美兩國的切身利益,更且影響到亞洲乃至整個自由世界的安危。當然美國不會不顧及自身及盟國共同利益,而去幫助一個始終以美國「為假想敵」的敵人,而毀棄一個禍福與共、利害相同的真正朋友——中華民國。
在此我們敬佩美國福特總統尊重中華民國和美國長久友誼的精神,同時對於美國總統當選人卡特先生重視外交政策上的道德因素及盟誼關係的鮮明立場,尤其表示崇敬。
因此我們深信美國在跨入建國第三世紀的今天,必能更加堅守道義,崇尚自由,繼續領導自由國家,為建立世界真正和平而致力。
各位代表先生:這一年以來的國際局勢,雖然仍是危疑滿布,未見穩定,但從整個世界大局來觀察,近一年來,民主國家振衰起敝,和共黨集團的鬥爭益烈,可以看作是世局有著逐漸趨向轉變的徵候。
最近國際間有許多人士析論世局,認為當前情勢,一面是自由世界對「和解」的幻覺已逐漸清醒,對共黨笑裏藏刀的邪惡本質逐漸有所認識,因而,在政治上固較以前重視道德價值觀念,在經濟上也都能安危與共,保持合作;另一方面;共產集團不論是蘇俄、共匪或東歐共黨政權,卻都正為嚴重的內在危機而陷入嚴重的困難局面。
這一情勢,正就印證了我們始終抱持的一項基本看法,那就是:姑息的浪潮,自有卻步回頭之一日,而自由世界與共黨集團,民主對極權、自由對奴役、人性對獸性的鬥爭,在經歷一陣低潮迷霧的迴盪之後,也更有撥雲見日、激濁揚清的一天!不過現在還有若干人士對於共匪存有一些幻想,甚至認為共匪政權的存在是一事實,當然也有人認為這些幻想本身就是一種錯覺,因為對於一個狼子野心的「非中國人」的暴政寄予一種幻想,是非常危險的事。至於匪偽政權現在存在的事實是什麼呢?那就是:
——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相繼死亡之後,內部奪權鬥爭的事實;
——「四人幫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被打鬥之後,又一次造成共黨頭目和幹部不易「過關」、人人自危、轉相鬥爭的事實;
——新老幹部的鬥爭、共軍與民兵的鬥爭擴大加深的事實,特別是「抓人太多放人難」、「部隊好久拉不出去」、要「重振造反威風」,以致它不得不吶喊「矛頭要對上、不要對下」、「擴大教育面、縮小打擊面」的危機重重的事實;
——它既恐懼著「如不能在政治戰線、思想戰線永遠戰勝資本主義,則五十餘年創業毀在一朝,切記江山代代出逆子,要提高警惕」,又恐懼著「蘇修存在一天,世界革命就一天不能完成」,所以對內躭心到處有「資本主義的衣鉢傳人」,到處有「不肯改悔的正在走的走資派」,到處是「有組織、有計畫、有預謀的一夥」,在「分裂黨、分裂工人隊伍,挑起武鬥」的事實,到處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有著刻骨仇恨」、「血債要用血來還」的事實;而對外更是加強「反修必反蘇」、「制止中國新興資產階級分子在黨內尋找其代理人」的鬥爭的事實;加強反資、反帝兩條路線的鬥爭的事實;加強對外滲透、分化、顛覆的事實。
這一切的事實,應該足以使世人了然於所謂共匪存在是一個事實的本身,更就是一種迷失的說法、閃爍的說法。但是我們不得不促請世人正視另一個事實,那就是共匪深深了解:中華民國的堅強存在是威脅它對內統治、對外擴張的最大阻力,所以它一心一意使出造謠、中傷、挑撥離間等等卑劣手段,企圖分化中華民國與自由世界的關係,混淆世人視聽,轉移世人耳目。
共匪這種慣技,是人所共知的,也是明顯的,特別是共匪內部日深一日的危機,無論是短期間可以喘息,抑或是不得不鋌而走險,它最後的必敗必亡之勢,乃明眼人一望而知的事實,實在說對它寄予幻想,不但是緣木求魚,而且後必有災。而認為它的存在是一個事實,那更是真正危險的事實!
穩紮穩打力求均富的經濟作為
這一年以來,我們埋頭苦幹,又將國家建設向前推進了一步,本來「建設之首要在民生」,我們在復典基地,就一直以民生建設和復國行動,作為我們奮鬥的兩大目標和途徑。大體來說,民生建設包括經濟安定、經濟發展兩方面,我們一向是從這兩方面同時進行。換句話說,我們希望由經濟的安定,使國民的生活安足,貧富的差距減少,平均的生活水準提高;同時加強經濟的發展,我們要由開發中國家,朝著開發國家的目標邁進,一以厚植經濟再發展的潛力,一以培養反攻復國的戰力。
為了配合十項建設的人力物力資源,以及其他各個部門所需的投資和發展,在第六個四年經建計畫的第四年,也就是本年度,開始執行新的六年經建計畫,希望在完成後,平均每人所得,自六十四年的七百美元,升高到七十年的一千四百美元,而且達到的目標,是要:
——大家都有整潔生活設備的房屋可住,
——大家都有優於目前水準的衣著可穿,
——大家都有更方便的大眾化交通工具可用,
——大家都有接受更高教育程度的權利可享,
——大家都有就業的機會可得,
——大家都有良好的營養可獲。
但是經國要特為指出,雖然我們的理想是使資源歸大眾所有,建設歸大眾所享,即是要在國民於足衣足食之外,更能享有「均富安和樂利」的生活境界。祇是在當前的情形來看,我們經濟發展還在一個新的轉救點——經濟學者所意指的「到了成長引擎的換檔階段」,在這個換檔階段,我們發現不但前此國際經濟危機所帶來的窒礙;有待我們全力排除,扭轉形勢,同時無可否認,內部的困難也正在顯著增加,我們更必須以全力來應付、來解決、來改進,尤其內外結構的轉變,公共設施相對落後,資源的分配、資本的再形成……等問題,使我們不能一味重視無限擴張經濟的成長,而必須要求福祉與生產平衡。而且經濟成長也不能單看量的擴張,更重要的,是要講求經濟整體的質的改善與提高,要為整體的、全面的、長遠的利益打好基礎。
到上年度,我們國民生產毛額,已達新臺幣五千四百七十二億元,國民所得達四千二百七十四億元,平均個人所得二萬六千八百四十元(約合美金七百零六元),國民消費達四千零八十億元,國內資本形成毛額一千五百八十億元,這還是有著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以致有所抵銷和減低。
再就說到我們民生主義經濟政策的一個中心目操——均富問題。
有人認為,這些年來,政府全力推動經濟建設,雖然促成了農工商業的繁榮發展,但也造成了不少擁有巨質的人,因而不免懷疑,政府所施行的均富政策,到底是先富後均,還是先均後富?
對於這一問題,我們認為必須要作較深一層的分析:
國父曾解釋「民生」的意義,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羣眾的生命」。可見民生主義的經濟政策,不是重視某一個人、某一個集團,某一階層的經濟利益,而是要從謀取全民利益著眼,使所有國民的食、衣、住、行、育、樂六大需要,都能得到周全的照顧和合理的分配。
誰也明白,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在其發展過程中,總會遭遇到各種環境因素造成的困難,而內部亦有其本質和結構上的困難,必須先節制其高度的生活水準,求其均足,而非錦上添花,於是才能合理分配資源,有效高度儲蓄。而在今天這一時刻,我們特別重視分配的平均,貧富差距的縮短。從理論上講,求其富,是資本主義的傾向,求其均,有社會主義的色彩,我們都持之慎重。
這一重要環節,可以說是我們以民生為本位的經濟政策的根本所在,也是我們經濟制度與共匪暴政的最大不同之點;共匪是要「均貧」,弄得大家「一窮二白」;我們是要「均富」,是要大家享有既富且均的生活!
當前政府策進國家建設,就是把握富中求均、均中求富這一環節:我們一面謀求經濟發展的快速成長,一面運用各種平易、合理的經濟手段,以求國家資源的有效運用,個人智能的充分發揮,國民生活的普遍改善。唯其如此,我們均富安和的經濟政策,特別著重在照顧較低收入的社會大眾,就如政府積極致力的加速農村建設、增進勞工福利、興建國民住宅、提高所得稅寬減額……,即無一不著眼於此。
今年開春以來,全球經濟即逐漸呈現復甦景象,國內經濟,不論是農工生產,也都在大步擴增,有人認為,政府推動經濟建設,正應趁此時機,大刀闊斧放開手來做,而無須那樣小心翼翼的再講「穩紮穩打」。
對於這一問題,我們曾經反覆衡慮,慎重研判,深深覺得,當前世界經濟情勢雖已好轉,但整個情況並不穩定,許多先進國家通貨膨脹、吐納不振的情勢仍待改善,雖說我們海島型的經濟,有賴於擴張貿易以求壯大發展,但是面對這一搖擺不定的經濟局面,特別是我們正當由紅燈轉向綠燈的黃燈時刻,一切必須穩住腳跟,看清情勢,實在不容我們急功好利,盲目衝進,而無視一切可能發生的不良後果。所以儘管政府是在不斷運用政策措施,協助工商界融資和廠商拓展外銷,解決各種困難,但是對於可能牽動整個經濟穩定的種種問題,如匯率、物價……等等問題,不能不審慎考慮,照顧全面。
再說目前我們國內經濟,既正處於一個經濟型態的轉換期——由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轉換而為以工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由以輕工業為主的生產型態,轉換而為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生產型態;由以勞力密集的生產方式,轉換為資本密集進而轉換為技術密集的生產方式——這一轉換期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完成,因而,今後幾年,對我們國內經濟將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性時刻,凡事必須深入研究,謀定後動。
基於這許多考慮,新的六年經建計畫,基本精神仍是要以穩紮穩打的作法,「在穩定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穩定」。
我們所說的穩紮穩打,不是因循保守、停滯不前,而是一切都要有深入的研究、正確的判斷、周詳的策劃、縝密的督行,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由於這一作法,在三年之前,才使我們國家安然渡過一次經濟難關,我們確信,今後祇要我們確切把握這一原則,必然可以導使我們國家,衝破驚濤駭浪,順利成為現代化的高度開發國家。
其次談到正在計畫全面實施的平均地權問題。
實施平均地權與貫徹「耕者有其田」政策,是政府推行土地改革的兩項要政,目的都在合理分配土地資源,以求達到「地盡其利」、「地利共享」與「均富安和」來造福全民的目標。而平均地權施行漲價歸公之收入,立法的目的,尤其在於「以供育幼、養老、救災、濟貧、衛生等公共福利事業,興建國民住宅、市區道路、上下水道等公共設施及國民教育之用」。
民國三十八年我們在臺灣地區首先實施「三七五減租」,跟著在四十三年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這二十多年以來,我們在土地改革方面所獲得的成就,不僅受到舉世一致重視,更且由於耕地為農民所有,使得農作物產量和農民收益,隨之大幅增加。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們農產品中的主要作物稻穀的產量,已由民國三十七年的每公頃三、八九四公斤,提高到六十四年的八、一一七公斤,增加了一倍以上;農民的收益,扣除賦穀以外,也由當年的一、九四七公斤,增加到七、七一六公斤,提高了幾近四倍!
這一成果,顯示出我們依據國父遺教所推動的「耕者有其田」政策,是百分之百的成功,百分之百的正確!
至於市地的改革,政府從民國四十五年開始局部實施都市平均地權,雖然祇是先後擇定五十四個地區辦理規定地價,但是,初步成效也已證明,這項工作確是一項福國利民的措施,鼓舞了我們更進一步推行全面實施的決心和信心。
經過最後的研究擬訂,目前「平均地權條例」正在立法院進行審議,在完成立法程序之後,即可開始實施,順利達成我們進行土地改革、促進土地利用、防止投機壟斷、縮短貧富差距、增進全民福利的多種任務。我們預期這一措施,必能澄清部分人士的疑慮,也必定能得到全面的支持。
總之,民生經濟問題,經緯萬端,而總在以溥利民生、求公求均的精神,以平和持正、穩紮穩打的作法,以適應國情、合乎需要的經濟手段,來達成我們富國裕民的目標。
國防建設文化建設心理建設社會建設的要道
長久以來,國軍在總統蔣公的領導之下,整軍建軍,再次建立了新的規模,大自建軍思想、戰略方針、教育體系、指參組織、後勤作業,以至戰術磨鍊、武器製造、士氣激揚、軍紀整飭,都有新的氣象、精神和力量。尤其近年來國軍特別注重美援停止後自給自足的軍需工業之增強、新武器的自力製造、部隊機動打擊力的精訓、因應匪軍變化及大陸動亂而創機制變的對策研究、對退除役官兵的輔導照顧之加強,都一一在開展進步之中。
今天國軍官兵更是在現階段「求生存、求鞏固、求發展、求勝利」的戰略目標之下,不斷培養作戰的潛力,加強國防科技的研究和三軍聯合作戰,發揚獨立作戰以少勝多的革命精神,準備隨時隨地「打第一仗,立第一功」。
至於文化建設可說是廣義的心理建設、社會建設,而其具體的作為,又以教育事業為根本。我們一向重視民族本位的文化教育,來貫徹民族文化的復興,而且以社會教育、社會秩序、社會服務的基本要求,來貫徹社會福利、社會合作與社會安全的目標;具體的實踐「在方式上要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同時並進;在內容上,要思想教育、生活教育、倫理教育、職業教育同時並進;在時間上,要短期訓練與基本教育同時並進」。
政府近年來,即集中心力,積極發揚民族精神教育,改進教育制度及行政,充實教育設施及場所,全面配合國家建設。我們認為,教育制度的改進,有助於教育事業的發展;人力資源的計畫培養,有助於國家建設中程及遠程的需要;職業教育、補習教育、特殊教育的擴大推行,有助於社會教育的普及和社會就業、社會安定;而人文、自然及應用科學的加強研究並促進國際文教合作,有助於學術水準的提高;三民主義教育、愛國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發展,有助於民族本位的文化教育的加強。
綜合來說,我們的文化建設、心理建設和社會建設,乃是根據倫理、民主、科學的精神,相互貫注,注意整體,釐訂政策,付諸實施。諸如全面實施平均地權,擴大推行耕者有其田;擴展社會保險,改善漁民、鹽民、礦工生活,促進國民充分就業,擴大職業訓練,增進社會福利,加強社會救助;廣建國民住宅,推進鄉村及社區發展;發展地方自治,促進地方建設;重視國內、海外的輿論與宣傳,建立為民服務的責任制度;健全人民團體,訂定優生保護法,提高人口素質;加強公共衛生,充實公園及藝術、體能活動的設備和場所,積極推行「國民生活須知」及「公民禮儀範例」,期望由此以發揚守法、守信、守時、守公德的精神,來建立誠擎純潔的社會。
保障人權厲行法治
多年以來,我們曾一再申言,不論世局如何變化,國勢如何艱難,我們推行憲政、保障人權的決心與行動決不動搖,決不改變!特別是在重視人權、尊重民權的今日,政府任何有關國民權利的措施,都是以人性的尊嚴和人權的保障,為其基本的依據,政府始終以這一基本要求,督勉全體行政工作人員。
鐵的事實擺在面前:我們臺澎金馬復興基地的民眾,生活在憲法保障之下享有民主國家的人民所能享有的充分民權和一切自由!而全國國民亦無不深知,民主自由社會的根本精神和保障,就是有組織的民主,有紀律的自由。我們講求的民主自由,是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內人人自由」的民主自由,逾越這一範圍,不僅為法律所不許,亦且為社會所不容!
實則任何民主自由國家,都斷不容許有任何人有犯罪行為擾亂社會、危害國家。而今天我們的處境,就好比是在驚濤駭浪中的一條船,當然更不容許不法分子來危害我們的安定和安全!所以對於陰謀從事顛覆叛亂活動的不法分子,決不寬恕,決不縱容!
但是,由於我們是一個民主法治國家,保障人權為其根本的要求,因之即使處理罪證確鑿的不法分子,亦必定經由法律程序公平審訊,反覆查證,務必做到毋縱毋枉,也就是不要放縱任何一個危害國家社會的人,也絕不要寃屈任何一個無辜的人,因為這兩種情形,都直接間接影響到國家社會,所以我們從來沒有所謂「侵犯人權」的輕率行動。
由於臺灣治安素極良好,叛逆分子無法生根,歷年來這類案件為數非常有限,經國現在公開一項統計資料:
自民國三十八年到現在,二十八年來,歷年因叛亂罪被判刑現仍在服刑的人犯,全部是二百五十四人,而最近三年來,民國六十三年二十一人,民國六十四年四十一人,民國六十五年即今年三十三人,三年來總共是九十五人,除了其中有一人因罪行重大且不知悔過被判死刑之外,其餘連同以前在監執行徒刑的人犯總數二百五十三人中,判處無期徒刑的二十七人,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五十八人,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百一十一人,判處一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五十七人。
實際情形就是如此,但是現在國際間有少數人士,未察是非,誤解我們政府依法處理這些事件,是侵犯人權,事實上我們希望真相公之於世,任何國際機構,祇要對我們出之善意,我們都願意接受隨時進行查證!
其實要說侵害人權,今天真正草菅人命、摧殘民權的是大陸共匪。共匪竊據大陸這二十多年以來,殺害的大陸同胞不下六千萬人,遭到流放、禁錮、迫害的更是不計其數;而共匪內部打打殺殺的血腥整肅,就連共匪頭目都無法身免,這是舉世皆知的殘酷事實,而這也就是它揪鬥打殺獸性本質的鐵證,深信世人對於誰在保障人權,誰在摧殘人權,誰有法治,誰無法紀,已能判然分明。而對於我們維護國家安全、安定社會秩序、伸張人權法治的作為,定有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支持。
以堅確的行動達成憲政的使命
各位代表先生:今天又已是年終歲尾,快要進入到另一個新的年度。展望未來,我們雖然不能斷言混沌的世局將在何時復歸清明,但從世局大勢上推斷,即將來到的這一年,實在是決定性的最重要的一年。
在去年,貴會集會之日,嚴總統曾在貴會致詞指出,「我們中華民國的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為自由正義、民主憲政而堅持不懈的奮鬥史」,這正是提示了我們為民主憲政而努力的歷史責任。而在一個多月之前,執政黨也召開了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不僅確立了奮鬥方向,策訂了行動綱領,而且為復國建國前途,開創了新的精神、新的氣象!特別是申明了:
——中國的出路,必須訴之於全中國人的良知;
——中國的命運,必須全中國人自己來掌握;
——革命是我們確保民主的責任,而民主則是我們始終一貫生死以之的目的;
——在此革命奮鬥之時,我們仍然堅決實踐民主憲政;
——樹立開放性的政治常規、理性的民主秩序;
——一切作為,必須切合民眾的利益和需要,一切作為,必須切合復國建國計畫的遂行。
也就是申明了,一切作為,祇要是切合民眾的利益和需要,切合復國建國計畫的遂行,不論其內在的阻力如何,亦不論其外在的困難如何,都要毅然決然為之,反之則毅然決然有所不為。深信執政黨的這一精神和宣示,將更進一步有助於民主憲政的推進和運行。
我們全體行政工作同仁亦將以貫徹民主憲政的宏規,為其堅確不移徹始徹終的職志,使我們一部近代史,成為為自由、正義、民主憲政而堅持不懈、光芒萬丈的奮鬥史。
今天是制憲之後行憲二十九年紀念日,貴會在此歷史性節日集會,檢討行憲的得失,策勵憲政的將來。經國藉此時機,對於各位代表先生公忠謀國的精神和弘揚憲政的貢獻,深致崇高的敬意!並祝大會圓滿成功,諸位代表先生身心愉快,事事如意!
〈註釋〉
①據中國國民黨六十五年工作紀實,「主席重要言論」。原無標題,今據中央日報社編,蔣院長言論選集,第六集。另題有「慶祝行憲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