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會對外蒙與所有固有疆域之態度
正如蔣公在文章所言
只要我們國家能夠自立自強起來,外蒙這些民族終久必會歸到其祖國懷抱裏來的,與其此時為虛名而蹈實禍,不如忍痛割棄一時,而換得國家二十年休養生息的機會,那是值得的。
光復會認為
只有在推翻共產重建民國復行憲法再造共和後,努力實現主權在民,真正建設國家,讓中華民國真正民主自由繁榮富強後,依據憲法上的固有疆域,如果兄弟姊妹要回家團圓,我們只要張開雙臂,誠摯的歡迎大家回家就行了。這一切的依據就是四六憲法。
前言
本文是蔣公對外蒙的報告的節錄,光復會歷史反思的結論是,共產黨就是不能信,我們唯有自立自強,早日推翻共產重建民國復行憲法才能使中國真正長治久安。
三個月後,我們抗戰勝利結束,中正與中央同志,即遵循大會的決定,從俄帝侵略奸匪叛亂交相煎迫之中,為爭取和平建設的時間而努力奮鬥;然而俄帝侵略的野心與奸匪叛國的陰謀,必將在我國長期抗戰之後,國力凋敝之餘,乘機施逞,以破壞我們國家生存和人民生活,這是我們大家在抗戰勝利以後唯一的憂患。所以我在當時(抗戰結束之前),對同盟國發出警告說:「我們反黷武主義與反侵略主義的同盟諸國,必於此次大戰結束之同時,共同努力,以袪除戰爭的原因,如果戰爭的原因不能袪除,則第二次大戰之後,必有第三次大戰接踵而來,正如第二次大戰之繼續第一次大戰毫無異致。」又對我全國同胞也發出警告說:「如果我國內政能統一,國力能集中,而全國國民再能加以一致努力,共同奮鬥,則中國的命運為獨立,為自由。否則仍如過去封建軍閥,武力割據,破壞統一,妨礙建設,則中國的命運為衰落,為滅亡,不獨要繼續為次殖民地,且使我中華民族世代子孫將盡為奴隸牛馬,永無翻身之日,更無復興之望。」
不幸戰後情勢的發展,竟不出我們預想之外,我們中央處於這樣內憂外患交相煎迫,而國內社會經濟,在長期抗戰之後,更是百孔千瘡,隨時可以發生危險的局勢,在這種局勢之下,自然希望要求一時的安定以從事復員建設。
當時我個人決策,就是要求戰後確保勝利戰果,奠定國家獨立、民族復興的基礎,必須求得二十年休養生息,和平建設;只要能夠爭取這一個建設機會,那就是任何犧牲,亦是值得的。於是我們政府對俄帝乃決定忍辱談判,不惜承認外蒙獨立,作此最大犧牲,來忍痛簽訂條約和附件。無如墨蹟未乾,竟被俄帝一手毀棄,這是萬萬所不料的,我亦永不相信這樣一個中國,就會被俄帝囫圇的永遠吞下去;而且我深信,只要我們中華民國今後能夠自立自強,統一獨立的時候,那我們固有領土的外蒙古,必會歸還到其祖國懷抱裏來。這是我對外蒙古問題,最後解決的信心,是始終一貫,而沒有動搖過的。
至於承認外蒙獨立的決策,雖然是由中央正式通過,一致贊成的,但是我個人仍願負其全責,當時我決心的根據有三點:第一、我對於民族平等自由的思想,向來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只要其民族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我們應該予以獨立自主的。第二、外蒙所謂「蒙古人民共和國」,自民國十年設立以來,事實上為俄帝所控置,我們政府對於外蒙領土,實已名存實亡了。第三、只要我們國家能夠自立自強起來,外蒙這些民族終久必會歸到其祖國懷抱裏來的,與其此時為虛名而蹈實禍,不如忍痛割棄一時,而換得國家二十年休養生息的機會,那是值得的。因為割棄外蒙寒凍不毛之地,不是我們建國的致命傷,如果我們因為保存這一個外蒙的虛名,而使內外更不相安,則國家更無和平建設之望了。我主張放棄外蒙的決心,實基於此,這在現在看起來,實在是一個幼稚的幻想,決非謀國之道。但我在當時,對外蒙問題,惟有如此決策,或有確保戰果,爭取建國的機會,這是我的責任,亦是我的罪愆,所以我不能不向大會報告的。
後來到了俄帝在東北邊境集結軍隊,準備劫掠的形勢已成,實行其所謂「雅爾達密約」;就是從俄帝參加對日作戰之時起,直到了三十九年韓戰爆發,美國對華政策,都是沿襲著前面所舉的四個觀感,其對中國的危亡,必會導致侵略烽火於太平洋,將使美國本身首當其衝的關係,他們是沒有警覺到的。而我們對外交的方針,始終一貫,信賴美國,我認為並沒有錯誤。可是信賴友人,而缺乏自力更生的決心,那就是我們鑄成今日悲劇的一個大錯。所以我以為我們的失敗,並不能怨人,亦是這個道理。就是到了我們整個大陸,將要淪陷而尚未淪陷之前,美國政府打破外交慣例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的時候,我們亦只有責己自反,當時我們還有一百多萬兵力,在大陸上與奸匪搏鬥,每週傷亡在七千人以上,而白皮書卻已經把我們當作「屍居餘氣」看待了。不過美國把中華民國一筆勾銷的政策宣佈以後,那亦就是俄帝對美國外交的陰謀達到其最高的頂點,而其百年以來,侵華之一貫目的,亦於是完全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