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談三民主義(節錄)

 


「現在國際交通,科學輸入,有新學說繼儒家而起,是為孫逸仙博士的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雖多有新義,為往昔儒者所未見到,但是也是以中庸之道為標準。例如持國家主義的,往往反對大同,持世界主義的,又往往蔑視國界,這是多端的見解,而孫氏的民族主義,既謀本民族的獨立,又謀各民族的平等,是為國家主義與世界主義的折中。尊民權的,或不願有強力的政府,強有力的政府又往往蹂躝民權,這又是兩端的見解,而孫氏的民權主義,給人民以四權,專理關於用人制法的大計,謂之政權;給政府以五權,關於行政、立法、司法、監察、考試與庶政,謂之治權;人民有權而政府有能,是為人民與政府的折中。持資本主義的,不免壓迫勞工;主張勞動階級專政的,又不免虐待資本家,這又是兩端的見解;而孫氏的民生主義,一方面平均地權,節制資本,防資本家的專權;又一方面行種種社會政策,以解除勞動者的困難。要社會上大多數經濟利益相調和,而不相衝突,這是勞資問題的中庸之道。其他保守派反對歐化的輸入,進取派又不注意於國粹的保存;孫氏一方面主張恢復固有的道德與智能,一方面學外國之長,是為國粹歐化的折中。及如政治上或專主中央集權,或專主地方分權,而孫氏則主張中央與地方之權限,採均權制度,凡事有全國一致之性質者,劃歸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質者,劃歸地方,不偏於中央集權或地方分權,是為集權與分權之折中,其他率皆類此。 由此可見孫博士創設這種主義,成立中國國民黨,實在適合於中華民族性,而與古代的儒家相當;與其他共產黨的太過,國家派的不及大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