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簡史:重慶大轟炸

 時間:民國27年2月18日至32年8月23日


民國27年至32年間,日本為達屈服我國抗戰意志避免戰事拖延之目的,於是展開了對我國陪都重慶進行長達5年的戰略轟炸。


日軍對重慶轟炸於民國28年至30年間,實施密集及疲勞轟炸為巔峰期,所造成的災難為中國8年抗戰期間最嚴重的都市,計空襲8,754架次,共投擲彈藥17,646枚(約8千餘噸),造成我國軍民1萬1千餘人死亡、1萬2千餘人受傷、建築物損毀5萬4千餘棟。其中又以28年5月3、4 兩日之轟炸,及30年6月5日大隧道窒息慘案等,計造成建民國27年至32年間,日本為達屈服我國抗戰意志避免戰事拖延之目的,於是展開了對我國陪都重慶進行長達5年的戰略轟炸。


日軍對重慶轟炸於民國28年至30年間,實施密集及疲勞轟炸為巔峰期,所造成的災難為中國8年抗戰期間最嚴重的都市,計空襲8,754架次,共投擲彈藥17,646枚(約8千餘噸),造成我國軍民1萬1千餘人死亡、1萬2千餘人受傷、建築物損毀5萬4千餘棟。其中又以28年5月3、4 兩日之轟炸,及30年6月5日大隧道窒息慘案等,計造成建築物2千餘棟損毀,市民死傷近萬人最為慘重。此期間空軍人員、飛機均缺乏,故集結驅逐機於重慶、成都、蘭州、昆明等地,旨在保護國際運輸線與協同陸軍作戰,並確保重要城市及空軍基地安全,重要作戰計有蘭州空戰、重慶空戰、璧山空戰、雙流空戰以及防空作戰等。


重慶大轟炸期間,日軍妄圖以轟炸打擊我抗戰神經中樞,屈服國民抗戰意志,重慶居民在敵機狂轟濫炸下的「重慶精神」實為中華民族抗戰精神之代表與象徵,抗戰勝利亦是「重慶精神」發揮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