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先生與台灣

台灣從南到北有許多以「林森」命名的道路和地名,比如「林森路」、「林森北路」、「林森南路」、「林森公園」...等等。這個「林森」究竟是指什麼?是把「森林」寫反了,還是形容林木很茂盛?原來「林森」指的正是國民政府的前主席林森先生。

但是林森的名字為什麼會在台灣被紀念?林森和台灣難道有什麼關係嗎?


到台灣來

年廿七歲中日戰爭,遜清割台媾和,故主席集合同學陳治安(按:蔡人奇《閩警》載「李治安」)等六人起而抗日,以電學製造地雷,組成地雷隊,投於劉永福元帥麾下彭桂森將軍營中,扼守彰化之八卦山,抗敵三月有奇,日寇屢敗,為地雷所炸斃者,不計其數。

蔡人奇,〈林故主席傳〉(台北:黨史會藏,民國32年,毛筆原件,檔號230/2073),頁2。

原來林森年輕時曾投考公務員,以一己所學報效國家,最後成功錄取,被委派到台北電報局服務。甲午戰敗後,台灣被清廷割讓,劉永福率清廷之命重組黑旗軍與日軍對抗。林森則與自己的同學們組成地雷隊,加入劉永福麾下,投入抗敵行動,且甚有成績。只可惜在不久之後的乙未戰爭中,唐景崧棄職而走,劉永福亦因戰事失利,化裝逃到廈門。群龍無首的黑旗軍殘部只得潰敗而被遣返,林森僥倖脫險,卻也不得不乘夜渡船回到福建。

但回去福建後,他依然不忘為慘遭割讓的台灣四處奔走,聯絡有志之士,並於1898年秋天再次來台,策畫恢復台灣。

林森抵達台北後,住在友人張少湘在大稻埕的留芳館內。但由於日警查緝甚嚴,為躲避偵查,沒多久便轉移到嘉義,在台南地方法院嘉義支部充任通譯作為掩護。當時日人只會一些北京話,但完全不懂閩南語,而林森是福建人又精通國語,日人又不知他的真面目,對他十分信任。林森便利用這點優勢,為許多因反抗日軍而被抓來受訊的百姓,避重就輕地開脫,林森也因此結識了不少朋友、仕紳。1900年,林森受麻豆林家的林志圖先生資助盤川,自嘉義布袋嘴(今布袋鎮)乘船離台,繼續為革命事業奮鬥。


回大陸去

「我在二十七年曾經明白指出:『...我們這一次抗戰,要消滅日寇侵略的野心,必須以解放朝鮮人民和恢復臺灣失土為我們的職志』。」

蔣中正,《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

回到福建的林森後來轉赴上海,到上海江海關任職,其間參加反清活動,並於1905年加入同盟會。參與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甚至因此流亡日本。但林森也沒有忘記他在台灣的好友,在大陸期間仍保持聯繫。

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定都南京,林森出任國民政府主席,曾邀請張少湘回國從政,張氏雖然沒有答應,卻依然保持書信。直到1933年,友人張少湘以72歲高齡病逝台北,林森在南京聽聞噩耗後,為他親書輓聯弔唁。其子張邦標仍與林森有聯繫,並且將台灣遭受日本殖民欺凌與台民反抗犧牲的事跡一一轉達,無奈張家因此遭到日本人的大忌,暗中加以監視。甚至在1940年5月27日,張老太太過世,日本人不准其購備棺材,隔天黎明之際又派特務闖入家宅翻箱倒櫃,不僅把林森與張少湘的信件全部帶走,還遭日本人囚禁黑牢,嚴刑拷打長達四年,直到垂死之際才放出。

1940年,汪精衛國民政府遙奉在重慶的林森為國民政府主席,但林森本人不承認他的政府為合法的政府機構,且發表嚴正聲明痛斥汪政權。

1943年,年邁的林森還沒來的及親眼看見台灣光復,便因為一場車禍與世長辭,享年75歲。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抗戰勝利後,張少湘的兒子張邦標組團到南京致敬,並協助國府接收台灣,只可惜林森也同樣無緣見到這一幕了。


結語

也許是因為過去在台灣與好友們結下的深厚情誼,也許是因為過去痛心清廷割讓台灣,讓林森即便與蔣中正有嫌隙,也始終堅定支持抗戰。

林森在治理福建期間經常親近大眾,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後亦不改親民作風。每遇農夫鄉民,多就詢疾苦,待遇屬下乃至勤務小僮,向無疾言厲色,在官場上更不立「小圈圈」。立黃花崗烈士紀念碑所資費用,只向國內同志募捐,不向衙署開口。當福建遭遇財政困難時,有人建議多印鈔票,但林森以政府沒有基金濫發紙幣將害全民埋單而拒絕...等等。種種事蹟如今看來,林森無緣到台灣服務大眾,不免讓人感到遺憾。

綜觀林森其人一生為台灣所貢獻的一切事蹟,就結果而言,或許對台灣的艱難處境只是杯水車薪,卻也無法否定他將台灣人視作手足同胞的一片真誠。也許今日這些紀念物與路名,正是民眾對他這一片真誠最有力的肯定。


參考資料:

陳天民,〈林森與民國政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胡適…等,《林森紀念集》(臺北:傳記文學,1969年)。